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与非遗的开始最新章节!

    三月三(报京三月三),流行于贵州省镇远县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月三(报京三月三)从农历三月初一开始,三月初五结束,共五天。

    三月初一,各家主妇为子女及丈夫准备新装,并备磨豆腐、备酒菜。

    三月初二,是姑娘向情郎送笆篓的日子,这天早饭后,姑娘们三五相邀,背上笆篓,下泡冬田捞鱼虾。凡得到礼物的情郎,要与男朋友们在山坡上烧火办菜,共进野餐,分享爱情的乐趣。这种风俗,当地侗语叫做“亥粟”。

    三月初三,节日活动进入高潮。早上姑娘们到菜园里采来半篮大葱和蒜苗,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穿上镶边的大襟短衣和长裤,系上绣彩花的围腰,换上圆口绣花鞋,戴上锻圈、项链和银花,来到莫嘎树下。此时,后生们也早已结队在山路边等候,待机向她们讨篮子,山上山下,也站满了围观的人。若讨取人非意中情郎,她们就不给。讨不得葱篮的,还被观者一阵“嘘、嘘”嘲讽,羞得躲开;讨络葱篮的,围观者则“嗽呼,敏呼”一阵赞扬,人们也得意洋洋,并与情妹约好日子还葱篮。还篮一般都在“四月八”或“六月六”,男方此时以布料、糖果、丝线之类为礼。这种古老的讨篮风俗,当地叫做“携恳”。中午,报京寨举行迎客仪式,欢迎友邻白岩寨的侗胞。远方传来铁炮三响,预告白岩寨的客人到了。只见来客们挑着腊肉,米酒等礼物,盛装列队,由芦笙队引路,荡荡而来。主客两队人马会合寨口,合唱迎客歌,载歌载舞。情深动人。最后,当地九个侗寨的侗胞和附近的苗、汉同胞都汇齐在报京寨中心的塘坝上,同跳芦笙舞、踩鼓舞,大家热烈地唱跳。这番活动一直把太阳送下山。节日之夜,是一个狂欢之夜。姑娘们三五一伙地在楼上唱,她们的情郎也三五结伴,在楼前与她们对唱。侗家风俗,不是三月三,就不能在村里唱歌。所以青年们都十分珍惜这三天,他们唱道:“三月三,金花银花开满山,满山开,大家都来这团玩。”

    初四日,芦笙塘再次举行化妆舞会。有的老人参加这场舞会要换上三次衣服。开始是穿锦缎长袍套锦缎背心;继而又换上深蓝色家织布对襟短衫;最后又在胸前佩上剪纸花如意牌,翩然起舞。有的侗家汉子则在胸前佩一朵斗笠般大的干枫木菌,菌面涂上金银粉,有如古代武士护身的盾牌。妇女们除系上一块做工精美的花围腰外,还另系一条彩纸剪贴的短围腰。

    初五下午,报京为白岩客人举行送客仪式。主人鸣铁炮,吹芦笙,唱送客曲。男子还头戴银花,身穿镶边女式衣裤,系上绣花围腰,男扮女装前来送客,表示亲热。有的男子还胸挂猪头、猪尾巴、猪肠子等,以作回敬客人的礼物。

    夏末初秋。

    镇远迎来了两名客人:阿布、非非。

    作为黔省唯二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镇远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把镇远古城两个等级,北岸旧府城,南岸旧卫城,远观似太极图,巷道为歪门邪道。

    朱元璋入黔,奢香夫人迎王师于镇远《苗疆闻见录》上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