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大魏春最新章节!

粮两石,但在西海民间,至少买五石。这么一算,只是一个老人或妇人做一月工,就能赚到足养活自己两年的钱粮,可见应召者之众?

    幸亏李承志有先见之明白,交待李松张贴招工告示时务必标明,只招军属或是类似预备役的军户,且是分批招。

    而即便如此,纸厂开工当日,门口依旧围的人山人海,差点打破头。

    李承志看效果这么好,顿时脑洞大开,又加了一条:凡早晚交班之际,各留半个时辰,扫盲。

    而且还不是强迫性的:你可以不学,更可以晚来半个时辰,随你。但只要是来的人,当日的一日三餐就由官方供应,且带荤腥。

    当然,每十天就会考核一次,若是滥竽充数,饭钱就会从工钱里扣。

    制定这一条时,李承志还料想过,自愿的估计不多,也就两三成,撑到了也就四成。

    因为予有些人而言,哪怕让他提着刀到战场上拼命都行,就是别让他读书。

    比如李时,李承志想给他升官,都找不到个名头。

    但出乎意料的是,坚持下来的竟有六成之多,委实让他大喜过望。

    先不说这些人识多少字能起多大的作用,但家家都有儿女,一旦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气,至少能言传身教……

    因为动身的早,李承志进场之时,正是两班交接点名之时。

    每一个工棚之外,无论男女全站的整整齐齐。工头拿着名册,每点一人便在名册上打一个勾,同时有文书在队例中收着前一班的作业。

    不多,每天只教两三个字,只是令其写熟,记牢。而都已是成年人,至少大脑已发肓完全,所以并不难。

    即便有李时那种不开窍的,就算为了这一天的三顿饭,刻也要刻在脑子里。

    不过就是写的有点难看,淡黄的麻布上,就像蚯蚓爬过的一样。

    李松早有交待,令场内各司其职,是以李承志的到来并未引起多大的动静。

    只听各处都是琅琅之声,他便令李聪带亲卫守在场衙中,只带了几个亲信在场中转悠了起来。

    予黎明之时,厨厮就已开始造饭,此时正用小车推出,往各棚下运送。待工人点过卯,上完早课就能开饭。

    李承志瞅了一眼,饭食很普通,只是菜汤和粟饼。汤里零零星星的飘着几点油星。

    而到午后和近夜时那两顿,汤中才会见到肉,且不多。有些素淡,但至少管饱。而只此一点,就令军户对李承志感激涕淋。

    拿勺搅了搅,还尝了一口,见咸淡合适,汤中的菜叶也不少,李承志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民以食为天,人活一世,无非就是有口饭吃。是以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万不可出现以次充好、贪污克扣的现象!”

    李松忙拱手道:“郎君放心,仆省得!”

    这可是由前车之鉴的。

    因为要造炮,兵工必须扩建,从上到下人员近有五千。人一多,漏洞也就多,自然也就有人动起了歪脑筋。

    有人克扣工人饭食,被李承志察知,一口气砍人三十多颗脑袋。

    兵工场的副主事是李良,也就是李氏的老铁匠,可谓功高劳苦,但头都磕破了,都没救下侄子的命。

    李承志更是挥泪斩马谡,直接靳令李良致仕。

    而李良已近六旬,便是强撑也干不了几年了。但他李松却才三十有九,若为这么点小事被降级,革职,岂不得冤枉死?

    所以他不是一般的重视……

    转了一圈,又到各处看了看,工人也已上完早课,用完早食,正式开工了。

    李承志又转回了工棚。

    夏季炎热,所以工棚大都是半敞的。一进门先能看到一座巨大的粉碎台。上面堆满了树皮、树枝、芦苇、干草。

    原本上用木材、麦草更好,制出的纸张最为结实,且极其轻薄。但如今的西海百废待举,木头要用来筑盖民居,麦草要用来喂养牲畜,甚至要当做行军粮草,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工序有条不紊:民夫用马车将原料进到棚下,而后两人一组,一个喂,一个切,将原料铡成碎节。

    装运草料的车人又会将碎料清出,投入一侧的蒸桶,拌以石灰,然后再架上蒸锅。

    这个过程费时稍有些长,需要反复操作。一是去除杂质,分析出纤维,二是漂成白色,至不济也要成淡黄色。

    待原料煮好之后,便会倒入石池,砸成浆糊。剩下的便是过滤,挤压、晾晒。

    这一套工艺流程比起南北朝现阶段而言,可谓是翻开覆地:一是换了原料,由只用亚麻造纸换成就地取材,而且增加了纸张的韧性,不至于一碰就摔,沾墨即烂。

    二是增加了蒸煮、漂白。以前造纸,是没有这道工序的,只是将麻砸成烂糊,而后贴到墙上晾干,费时且不说,还极占地方。

    试想就屁大的一个作坊,能有多少墙?所以只多了这一道,就使效率提高了一倍都不止。

    而这一套程序,直到宋朝时才逐渐成形,也是使平头老百姓能用的起纸,看的起书的根本原因……

    来的最晚的工人入场也近两月,是以极为熟捻,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丝毫不乱。见与预期中的大差不差,李承志也很是高兴,特意褒奖了李松几句。

    不等李松眉开眼笑,他又着重交待道:“无论是草料,还是制出的纸张皆是易燃之物,是以平日里一定要注意防火,切记要将蒸锅隔远一些,绝不能予棚下见火……”

    稍一顿,李承志又冷冷一笑,“但凡起了火,这偌大的纸厂定是只剩一把灰烬,到那时,就莫怪郎君我不讲情面!”

    脸上的笑容还未绽开,李松只觉尾椎一紧:“郎君放心,真到那日,仆提头来见!”

    提头来见不至于,但李松这主事,怕是要往下捋好几级。

    心中转着念头,李承志又道:“时候是早了,再去印刷厂与铜厂看看。”

    他准备用两到三天时间,将与民生相关的工厂走马观花的看一遍……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