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最新章节!

尝到甜头,而且各种新技术推广也让民间富足,他们也不想闹起来。

    尤其是老朱一直坚持不改科举。

    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老家伙很狡猾的,他知道只要他还在考科举,士绅们就不会造反的。

    我大清不就是吗?

    老佛爷面对清末那么糜烂的科举都能坚持到自己快咽气,老佛爷是英明的,她知道只要还考科举,士绅们就不会抛弃大清,虽然最终她还是没撑住,但那时候她都已经老的昏聩了。

    不能算她的责任。

    结果废除科举没几年,大清朝就亡了。

    老朱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清醒,自始至终不受杨丰蛊惑,哪怕南北榜一事让他火冒三丈,南方那些进士们一样是不受影响的。

    但朱允熥一登基就改革。

    这就真的让士绅们忍无可忍了。

    “他还是不会玩,他现在直接下旨把苏州所有田都分了,以后哪里有士绅造反,哪里的田就分了,保证不用他动手,苏州百姓自己就去把城门打开了。”

    杨丰说道。

    “那样就是他造反了,你就不怕蓝玉紧急回京,然后问他陛下何故谋反?

    他是皇帝。

    他背后是勋贵。

    他敢这么干,那就是真自绝于天下了,吴寿安说不定会在苏州振臂一呼直接回京清君侧的,他们吴家这种侯爵之家,怎么也得几万亩地吧?皇帝能分士绅的田,难道就不能分他们的田?唐朝均田制都知道那些世家门阀的地不能碰,最多也只是把无主荒地均了。

    他敢对士绅不屑一顾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勋贵这个基本盘。

    后者忠于他。

    但他敢分田的话,连勋贵也会抛弃他。”

    刘姐说道。

    这个是事实。

    朱允熥敢不鸟士绅,想改科举就改科举,根本愿意就是他背后的勋贵集团始终忠于他,而直到现在,这个集团依然是大明最强政治力量。

    “所以,这种事情只有我这种不怕死的才敢,你告诉小公主,让她注意点安全,我总觉得这种局面下,京城肯定要发生点什么。”

    杨丰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苏州的叛乱持续下去,其他地方肯定有响应,而朝廷的文臣们里面,恐怕会有下一个齐泰。齐泰并不是自己暴露,而是因为杨丰知道他在原本历史上的角色所以始终盯着他,小公主也是在没抓到他把柄的情况下告诉朱允熥的。

    如果不是这样,他说不定还在做兵部尚书呢。

    既然他是这样,那么朝廷其他文官里面,有没有藏的更深的?他们会不会干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皇帝直接弄死?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只要朱允熥一死,无论朱棣还是朱允炆都不会再搞什么改革了,哪怕朱棣也不会的,朱棣是老朱的翻版,他只会延续老朱的路线。

    总之现在的朱允熥,真的已经面临危险了。

    但是……

    “赶紧干活了!”

    杨丰喊道。

    他周围那些用膜拜神明一样目光看着他的手下们,赶紧开始他们的工作。

    而他们的工作是……

    “你真用玻璃做大棚,搞水稻育秧?”

    刘姐好奇地说道。

    “不然怎样?这个时代能用的也就只有玻璃大棚了,反正就是成本高些而已,但成本再高,也不会比从几千里外辗转海陆运输的高,再说烧玻璃又不贵。”

    杨丰说道。

    好吧,他在搞水稻化。

    他这片垦荒区可是五常,不弄出水稻真对不起这名字。

    因为不可能有塑料大棚,所以只能搞玻璃温室,现在他就在建设,这东西成本不重要,毕竟他这边就在自己烧玻璃,沙子不值钱,煤炭自己就开采。而且使用铸造玻璃来制作玻璃板,其实也没什么高端技术,就是弄个抛光的厚钢板,然后把玻璃熔液倒上,再用上面的螺杆压着另外一块抛光钢板压出来。

    然后用木头做出框架,把玻璃一块块镶上就行。

    唯一的危险是冰雹。

    但这个问题用上面加一层活动的木板就可以,一旦要下雨了,把这层木板拉上。

    冬天还可以用来种菜,毕竟这里面温度不能太低。

    会冻炸的。

    反正就是育秧而已。

    一个生产队搞一个,解决大米的供应而已,毕竟他不能一直靠赔钱养活会宁的各军,想让这里的汉人安心居住,就是得让他们在这里种出水稻来。虽然春小麦之类也可以种,但这个时代受种子限制,产量根本没法和水稻相提并论,一个正常也就一石半左右,一个在这种地方恐怕得四五石起步。在这种产量差距面前,付出的这点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从南方运输到会宁都成本已经极高了。

    本地生产成本再高还能超过从南方海运到毛口崴,再陆路辗转运输到松花江上,然后再水运过来?

    如果以成本算,一石在南方采购只需要宝钞一贯的稻谷,运输到这里的真正价格,应该是六到七贯,只不过杨丰根本不是商业,他运到这里的大米是配给制供应。

    不收钱。

    实际上那些垦荒队员,会拿着这些大米和牧民还有渔猎部落交换。

    吃肉可比吃大米强。

    总之成本问题无论如何他都是划算的。

    玻璃温室又不是一次性,维护好了可以使用几十年。

    这样就更低了。

    不过这种模式也只有他这种集体农场能搞,其他别说是个人,就连会宁那些军户都搞不了,毕竟军户也仅仅是以家庭为单位,而这样的温室可不是家庭能承担的起……

    “你有这精力和投入,在哪儿不比在这儿强,非要跟这种零下三十度的地方纠缠?”

    刘姐说道。

    “废话,我这属于科技镇妖,只要我能把这里变成农耕区,以后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乱七八糟势力崛起,然后入关了!”

    杨丰说道。

    “然后换成你入关了?”

    刘姐说道。

    “呵呵!”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