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凤行最新章节!

; 凤笙看着他,微勾起红唇:“诛心的刀。”

    因着建平帝格外反感,也大肆整顿过几次,朝堂上近几年也无人敢再提立储之事。

    可这事就像那和尚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早晚都得面对。且这件事也不会因为大家都掩耳盗铃,就能当做不存在,反而因为长时间的压抑,就如同那干透了的草垛子,不点则已,一点就是熊熊大火。

    这几年惠王的改变,大家都是明眼可见,朝中到底支持正统的大臣为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大家都通晓的道理。比起惠王来,吴王等一众皇子到底缺少名正言顺,如今这个名正言顺的能立起来了,圣上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而且有许多人见建平帝一直不愿提立储之事,转头又对惠王颇为优待,只当圣上对废太子还没死心,也因此魏王一系的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办成了想办的事。

    开头不过是寻个没有派系之分,在朝中又是耿直人设的言官,重提立储之事,其中着重提及了惠王浪子回头的事。有人下饵,自然有人上钩,再找人敲敲边鼓,那些日夜操心江山社稷的老大臣们主动就跳了出来。

    这些不过是朝堂上经常会上演的老把戏,只要是混迹朝堂多年的官员,几乎没人不懂这一招,但招式不怕老,够用就好,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是会有人不停地上钩。

    有的是被人煽动,有的是明知山有虎,还有的不过是利益的驱使。

    开始的势头并不大,可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弄到最后反倒挑事的成了旁观者。这个魏王和凤笙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就等着在一旁看戏。

    而建平帝,本来没把这事当成回事,可随着复辟太子的呼声越来越大,他也看出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

    惠王自然是有最大嫌疑的,如果此事成功,他得到的好处最大。可吴王、赵王、襄王等人也洗不掉嫌疑,谁知他们是不是眼见惠王势大,故意弄这一出想引起建平帝的忌惮。

    建平帝照惯例用妄议皇家私务为名,将那重提立储的言官,以及几个最近上蹿下跳格外惹眼的小官打了一顿廷杖,本以为会挫了对方锐气,多少能消停些日子,谁知却捅了篓子。

    几个在朝中颇有威望的老大臣接连出面,甚至内阁之中也有两位阁老出面了。这些都是建平帝颇为倚重的大臣,建平帝也心知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若说私心不可能没有,但极少,他们是真心为江山社稷着想。

    这些人要说迂腐也真迂腐,但却是个顶个的忠心,恰恰是这样的人最难办,既有忠心又有资历,真下狠手处置这些老大臣,日后史书该如何说他。

    建平帝陷入两难境地,说是焦头烂额也不为过。

    可他作了多年的皇帝,也是一代明君,自然不做没成算的事。就在大家都坐等着观看后事之际,他反倒在一个不起眼的日子宣了魏王。

    如今一众皇子们讲究父慈子孝,最显眼的标识就是大家进宫请安的次数频繁了。

    建平帝鼓励,下面的儿子们也乐意彰显孝道。

    这里头唯独魏王不太积极,其实也不是不积极,只是他向来是个刻板的性子,进宫请安他也来,且来的十分有规律,十日一次,雷打不动。

    这日,又轮到魏王进宫请安,他按照惯例来到乾清宫。

    到的时候,正逢着被召来议事的大臣散去,所以几乎没有耽误时间就被小太监请了进去。

    魏王这人话少,至少在外面是这样,请安的话来回就那么几句,说完他就打算离开了,却被建平帝叫住。

    “你那书院倒是做得有声有色,我听李文源说这次补进一批书吏才思敏捷,公务熟稔,办事十分有效率。”

    李文源是内阁的阁臣,兼着吏部侍郎一职,而建平帝提及的事情,还与晋江书院的分馆有关。

    凤笙因设女子分馆有感,觉得绍兴的师爷能成帮,能言传身教,能父传子承,能自成系统,为何其他的不能呢,这个想法在这几年里被魏王实现了。

    魏王专门在男子馆之外,又设两馆,专门用来培育书吏、师爷类的人才。

    提起这个,就要说说大梁的官缺制度。

    按照朝廷制度,官员是有定数的,在员满却有人侯缺的情况下,又称补缺。其中又分入流与不入流,入流之官自然指的是有品级的官员,不入流的则是没有品级,又称流外之官。

    看似不入流的官员十分不起眼,殊不知这类人的基数才是最大,例如每个州县定编不过二三十名,实际上超编的却有数倍不止。

    就不提下面地方的衙门,京中六部、五寺、通政司、都察院等府部衙门,所需的吏员数量极大,又因位卑却责任重大,所以各处招募书吏的要求极高。

    一部分是选派,从那些科举无望侯缺的举人中选,这种人极少,因为多数能考中举人的,都看不中小小的一个吏员,若是有钱又有人脉,选派一个流内官也不是不能,何必去做个不入流。

    还有一部分纳银充吏,也就是捐银买缺,这种人是最多的。却又因龙蛇混杂,滥竽充数,以至于即使人选进来也不堪重用,费时费力,白吃俸禄。

    而晋江书院的分馆恰恰解决了这点,择了那些于科举之上无望者,重点教其吏员的基础才能,诸如草拟公文、拟制案卷备忘、填发捕票、填制赋税册籍等等。

    这些活儿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外行之人根本不懂,即使有人带着入门,从熟悉各类文书公文,到明白各府部衙门办事规矩,至少也得半年乃至一年之上,而从晋江分馆出来的人则省去了这个步骤。

    书院便以此作为噱头,吸引人入馆,待学成结业可直接荐至六部,建平帝所提及的就是晋江书院结业的第一批文书类的学生,魏王当初专门和建平帝提过此事,以先试用为名,不合适便驱逐,此事专门交给了吏部去办,建平帝既如此夸奖,说明十分得用。

    其实此事魏王早就知道,他还知道建平帝叫他根本不是想说这件事,果然魏王跟着话头谦虚了几句后,建平帝变脸了,脸上隐隐有怒气和嗔怪,让人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你就真打算一直混在那书院之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