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世界演义最新章节!

    据《史记》的《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族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觉得自己的少子季历最为贤明,更为可贵的是,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瑞之兆。

    太伯知道古公想立姬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于是向古公亶父表明让出继承人的地位,甘心辅佐姬历的意愿,但是周人的传统是长子为裔(与商朝的兄终弟及完全不同),古公亶父不想违背这一传统,嫡长子继承是周族维持周礼的核心价值,所以古公亶父不赞成这一意见。太伯先后三次表示让位的意思,但都被古公亶父拒绝。这就是太伯三让的故事,由此太伯的德行传遍天下,人人称颂太伯。

    如果我们不从品质、德性方面考虑,而从出身方面看这一问题,便知称昌为“圣子”、有“圣瑞”之说亦有来由。这就是季历妻、文王母太任来自殷商,是商王畿内氏族显贵。

    这一联姻抬高了季历在周族中的地位,季历因妻而显赫,文王昌因母而显贵。立季历甚至文王,有利于与商族的政治关系,这些有利于周族的发展,这是古公亶父的政治意图,而为了周族的发展,就要牺牲掉太伯和仲雍的利益。

    如果事情就此结束,或许太伯并不是真心让位,而是沽名钓誉,但是太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让位的决心。为了达到让位而又不违背嫡长子继承的周礼传统,所以,太伯逃奔到南方部族荆蛮人居住的地方,遵随当地习俗,被发文身,以示自己已经成为蛮夷,而华夷大防,自然不能再成为华夏族的国君,以此来让避季历。

    太伯逃奔到荆蛮,自称句吴。

    吴太伯,一作吴泰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吴国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

    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据明代《泽州府志》载“吴神山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传说于此广植杏树,淳化民风。

    太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里古镇)。太伯自称勾吴。荆蛮人钦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随并且归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拥立为当地的君主,称为吴太伯。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吴越之地尊泰伯为其先祖,并在今无锡梅里建有泰伯庙。孔子赞叹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