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最新章节!

    在明庭走后20天, 昌帝收到了定远伯的第一封信。

    “这是定远伯写的?”昌帝非常惊讶。

    他倒是知道明庭。

    这人打仗是好手,胆子大,身体壮, 还特别喜欢冲锋陷阵砍/人头, 可是叫他弄个军务军需,算一下粮草, 他就头疼。

    没想到这才几天,就写信给他了?

    昌帝打开厚厚的纸, 里面歪歪扭扭的字如同鬼画桃符一样, 昌帝忍不住, “噗嗤”一下笑出来了。

    “尊敬的陛下, 定远伯在成祝县祝您万寿无疆。”

    就开头这一句话, 他都写错了七个字。

    不是这个字掉了一条腿,就是那个字没了胳膊,昌帝连蒙带猜才读明白。

    等昌帝看到明庭在信里说,他要念书, 还要找读书人教他识字,以后好随时跟昌帝汇报瑶州的情况,免得别人代写的折子表达不出他的意思, 昌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以前他不是没督促过这事儿。

    昌帝曾经劝明庭趁年轻脑子灵活, 多认几个字,总不能当伯爷了还是个文盲。

    可明庭怎么说的?

    “臣可不喜欢那些摇笔杆子的文人,一股酸腐气, 臣宁愿攻克一座城, 也不愿认十个字!”

    就这样性子的人, 现在居然开始学识字了?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等晚上到了皇后的坤德殿,昌帝还跟周后说起这事, 甚至把明庭的信拿出来给她看。

    “朕觉得,这小子坚持不了两天。”

    昌帝打趣道。

    “陛下,定远伯求上进,您总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臣妾倒是觉得,他这次肯定能坚持下来。陛下若是不信,不如跟臣妾打赌。”

    周后看完信,没有笑话明庭,反而觉得他这种求学精神很好。

    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有上进心很好嘛!

    “喔?好啊,朕就赌他坚持不下来!”

    昌帝也来了兴致,跟周后立下赌约,还拿出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做赌注。

    周后的赌注是一副前朝大画家的《骏马奔腾图》。

    “皇后都舍得将心爱之物拿出来当赌注,看来你对那小子还真是很有信心啊!”昌帝倒是自信。

    “先说好,明庭要是坚持不下来,阿玉可不许赖账。”

    “二郎也不要后悔!”

    “阿玉”和“二郎”是两人之间的昵称,很久没这么称呼对方,两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从前。

    昌帝想起了周后素来贤惠。

    以前他带兵打仗,她操持家里,安抚那些女眷家属,确保大后方稳定,有辛劳更有功劳。

    平时周后也很照顾年轻的将领,比如明庭这样小年轻,没少在他们家蹭饭。

    倒是现今两人身份变了,陛下皇后的称呼对方,反倒少了以前的亲近。

    他成了皇帝后,乱花迷人眼,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和周后谈心了。

    看到烛光下周后温柔的脸,昌帝动情地握住了她的手,“二郎待阿玉的心,永远不变。”

    且不提帝后二人度过了如何激情洋溢的一夜,明庭一大早起来,打了一套镇山拳。

    “伯爷厉害!”

    “老大威武!”

    “将军霸气!”

    旁边那些将士们看到明庭出拳虎虎生威,一拳能打折一根小树,激动地打起哨子。

    “这是什么拳法?”有当年当山贼的弟兄问道。

    “镇山拳。”明庭擦了把头上的汗水,看到他们眼馋的模样,笑了起来,“都想学?”

    “想学!”一群老爷们嗷嗷叫。

    这拳法刚劲威猛,看着就厉害,谁不想学?若是学会,日后和敌寇交手,也多了一门保命的本事。

    “好,我教你们。不过事先说好,不能学一半怕苦,谁要是反悔,那我可就要军法处置了。”

    明庭展露这么一手,也是有要传授给大家的意思。

    除了镇山拳之外,灵活的降龙掌,甚至包括一些简单好学的截/杀术,他都要传授。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倭寇、海贼。

    既然这些人跟着他到瑶州,他就会努力让他们多学多练,学会真功夫,平平安安地回家。

    明庭还把小舅子刘程抓来,让他跟着一起锻炼,一起学武。

    “姐夫,你高看我了!我就想赚钱,当个大富豪,这些我学不会啊――”

    刘程哭丧着脸,大早上谁不想睡觉呢?

    白天赶路已经够辛苦了,谁不想睡个美美的觉?

    这段时间每次天没亮,他就被明庭拉起来跑五里地,这简直就是要刘程的命啊!

    现在可好,明庭还要他习武,刘程瞬间觉得人生一片灰暗,再无乐趣可言。

    像他这种人,又没指望上阵杀敌,走路能不顺拐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学拳法?

    “你要是学会镇山拳,我告诉你一个赚大钱的路子。”

    明庭跟刘程小声说道。

    “也就你是我小舅子,别人我都不说的。”

    “真的?”听到赚钱,刘程小眼睛一亮,“好姐夫,你没哄我吧?”

    “大丈夫一言,驷马难追!”

    明庭拍着胸口。

    刘程信了,被忽悠上了贼船,跟着大家开始扎马步。

    等到了瑶州的州府宁安,刘程瘦了快20斤,整个人精神抖擞,帅气了不少,看着贼结实,眼睛也比以前大了许多。

    刘永山还觉得奇怪,儿子就跑跑步练练武,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成了精神小伙儿?

    瑶州府尹齐铭早就知道定远伯要来,已经安排好了住的地方。

    明庭带了一百多号人。

    除了当初在山上的弟兄,剩下的都是这些年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人。

    一些人已经当了小军官,这回舍了京城的前程,愿意跟明庭走。

    他们这时候来瑶州,一是想奔个前途,二也是信任明庭的人品。

    新朝建立,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很多位置都有人了。

    他们当初没能建大功,现在想再往上爬,得有实打实的军功才行。

    瑶州饱受倭寇困扰,这里是捞军功的好地方。

    更何况有明庭带着大家,他可是从一个小兵厮杀出来的,他们信他。

    齐铭提前收信儿,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娶妻的人都把家属带上了,一时间,瑶州州府宁安变得异常热闹。

    等安顿好一切,明庭提着礼物到了齐府。

    “齐铭大哥,好久不见!”

    明庭也不见外,大大咧咧地坐下。

    “日后海防交给兄弟我,有我在,你放心!”

    明庭和齐铭算得上是熟人。

    齐铭也是跟随昌帝起义的人,他为人比较迂腐,人品没问题,就是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懂拍马溜须,但是能力不错,擅长庶务。

    昌帝本来要给齐铭别的官儿做,可他自己主动要求来瑶州。

    因为他是瑶州本地人,家人被倭寇杀了,只留了他一个逃出去。

    新朝建立论功行赏,齐铭没别的想法,就想回瑶州,把倭寇赶走,给爹娘和家人报仇。

    原世界,齐铭非常支持原主的工作。

    两人一文一武,搭档配合起来相当默契。

    哪怕开始条件很困难,但齐铭总能想到法子为原主提供后勤保障,韦明庭才能立下赫赫战功。

    可惜,齐铭因为支持原主抗倭,遭到了倭人的记恨,一家老小被杀死在家里。

    也因为他死,新来的府尹又不给力,明庭才提拔史靖管军需。

    结果,让史靖在军中站稳脚,掌握了实权,最后动手脚害了原主。

    齐铭见到明庭也很高兴,这位可是军中的常胜将军。

    一开始,齐铭还在担心朝廷暂时没心思管瑶州。

    毕竟这里又穷又危险,新朝建立,没人愿意来,或者昌帝随便指派个人过来。

    没想到,定远伯来了,齐铭的心立刻落进肚子里。

    “我也给老弟保证,无论是粮草物资,还是招兵买马,这些都可以交给我,你不用管。”

    “我唯一的心愿是,你能把倭寇赶回老家,让他们日后再也不敢进犯!”

    齐铭恨死了倭寇,他一点儿不怀疑明庭的能力,毕竟这位骁勇善战,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是定远伯。

    打倭寇,这一点上明庭和他一拍即合。

    他也不多废话,开始跟齐铭了解起瑶州的倭寇来。

    这方面,齐铭早就做了详细的调查,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他知道明庭不怎么识字,就跟他细细讲解起来。

    原来,骚扰沿海的倭寇也并非都是倭国人,这里的海盗主要分为两大波。

    第一波,自然是来自倭国的倭寇。

    倭寇最初多是倭国的浪人和政权斗争失败的武士流亡海上,成为海盗。

    随着他们在沿海烧杀抢夺,抢到许多财宝和丝绵发了财,倭国人看到利益,很多倭国的商人、武士集团也参与到了海上掠夺中。

    第二波强盗来自南洋。

    前朝和南洋诸国有贸易往来,可后来,外来入侵者占领了南洋,他们由南而上,时常骚扰抢夺瑶州的沿海地区。

    “这一群人都是高鼻梁卷头发,眼睛有蓝色有绿色还有棕色。”

    齐铭特地说道。

    “瑶州原本不是这般贫穷,这里盛产丝绵,前朝远销倭国和南洋,海上贸易非常热闹。”

    “可惜后来,倭寇入侵,朝廷无力抗击,开始禁海,瑶州才慢慢贫困下来。”

    齐铭叹了口气。

    他家以前是富户,专门做丝织棉纺。

    结果,倭寇来了,抢了东西不说,还把人都杀了,这也是齐铭仇恨倭寇的原因。

    禁海――

    明庭皱起眉头。

    他还不知道昌帝会不会继续禁海,至少在前朝中后期一直到亡国,一直是禁海的。

    只是,禁海非但不能阻止倭寇的入侵,反而逼得靠海上贸易为生的一些商人变商为寇。

    甚至有商人雇佣倭国浪人,假冒倭寇,对沿海居民下手。

    明庭把自己的想法讲给齐铭听了之后,齐铭激动地握着他的手,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老弟说的,就是我担心的啊!可是这件事情又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海外贸易带来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带来风险和危机。

    如果只是单从内部禁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

    到时候外部的倭寇还没解决,内部还有自己人加入海贼团队,那朝廷才是真的手忙脚乱。

    “这一切就靠老弟你了。”

    齐铭本来就是个在昌帝面前说不上什么话的,比宠信,明庭更甚。

    更何况想要叫昌帝支持海上贸易,必定清除倭患,让皇帝看到利益,也得保证沿海地区的安全,禁海令才不会继续。

    说来说去,还是要看明庭的本事。

    “齐兄,我懂你的意思。被动防备,不如主动出击。只要你能把后勤保障跟上,我还你一片宁静海域!”

    有明庭打包票,齐铭笑得眼角都是褶子。

    他此生心愿就这一个,能有明庭这样的威猛虎将来瑶州,他就安心了。

    两人聊了很晚,齐铭对明庭大大改观。

    以前,齐铭还以为明庭是只会打打杀杀,有勇无谋的莽夫。

    可跟他深聊了之后,齐铭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老弟,你说的这个水泥,是何物?如何制造?虽然海运便捷,可如今倭寇泛滥,走海上实在是太不安全。”

    “若是能用水泥把路修好,瑶州的东西能北上、西行,卖到内陆,内地的东西也能运来,这就可以提升百姓的收入。”

    “只要让商人看到商机,有利可图,就会减少他们铤而走险,私自下海的可能。”

    “百姓富庶,才能筹集更多的军资来备战,这是相辅相成的环节。”

    “等军事强大,海船造起来,打败了倭寇,海上贸易又能恢复。瑶州港口多,无论是去南洋还是往倭国都可以……”

    齐铭越说越激动。

    他还想到了,如果官道都成水泥路,有倭寇登陆,军队能及时赶到,也能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哪怕可能出现倭寇顺着水泥路深入瑶州的情况,可这不正好,可以瓮中捉鳖!

    “别激动。”

    明庭见齐铭一把年纪,因为激动而脸颊通红,如同醉酒,连忙叫他深呼吸,平复情绪。

    他提议,先以找一些烧窑的的老工匠来,让他们做实验。

    最早的水泥是用石灰石混合一定黏土煅烧得来。

    后来有人在中间加入了火山灰,矿渣,煤渣等一些原料,经过无数次实验,最后得到的混合物被称为水泥。

    郑国没有火山,不可能有火山灰。

    明庭选了最适合目前情况的石灰石、黏土和矿渣。

    至于究竟如何配比,他只知道大概的数据,以及需要哪些矿,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摸索。

    哪怕研究出了水泥的方子,要大规模生产,这也是要琢磨的事情,并非一蹴而就。

    “没问题,交给我,我去找人!”

    若不是还要跟明庭介绍,齐铭恨不得马上就去执行。

    “齐大哥,我听说每年三、四、五月,和九、十月,倭患严重?现在正好是十月,我还能赶上一波。”

    明庭记得,原世界这时候有个海边小城出现倭寇,烧杀了上千百姓。

    既然他来了,就不会让悲剧发生。

    “对!”

    说道这个,齐铭就痛心不已。

    “清明后几月,和秋季,风向多东北,风力稳定,有利于他们登录。你有什么要做的,只管吩咐!”

    齐铭眼巴巴地瞅着明庭。

    他就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空有一腔报国热血,打仗动武是完全不行。

    “给我人马,我既然来了,就要干票大的!这海域是我们的,用贼寇的血来染红碧海蓝天,想必很好看。”

    明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好好!”齐铭激动地说了三个好。

    他本来还以为明庭要休整一番,谁知道人家来了直接就要抄家伙跟倭寇干,可把齐铭看得热血沸腾。

    “有我在,绝对不会让老弟有后顾之忧!”

    两人就平倭的事情达成共识。

    明庭上个古代世界是个操心劳碌命,这次看到齐铭,忽然理解当初的厉帝。

    自己身边有个打工能臣,什么都给安排得好好的,要做啥就做啥,还干得漂漂亮亮,这样的感觉真的超级棒啊!

    “老哥哥,打打杀杀我来,后方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明庭直接甩锅,都交给了齐铭,结果人家思想觉悟很高,非但不生气,还十分高兴。

    明庭看出来了,这位府尹大人就是标标准准的打工人啊!

    回到家,他拿起毛笔,开始歪歪扭扭地给昌帝写信。

    这一路上,明庭半个月给昌帝写一封信,就跟培养习惯一样,他打算一直这么做下去。

    “尊敬的陛下,我在宁安祝您牙好胃口好睡得香……”

    明庭把倭寇的事情大略说了一下,又狠夸了一遍齐铭,说这些都是他跟自己讲的,看来齐大人是下了一番功夫,做了很多调查。

    明庭还说自己马上出发,打算在干一票,到时候一定送上贼寇的人头进京,让昌帝看看倭寇长什么样子。

    一封信,被明庭写得匪气十足,这才符合原主的人设。

    明庭可不管昌帝看到了会怎么想。

    反正他这么兢兢业业,一到地方就干活的事情,一定要让领导知道。

    这不叫表功,这叫实事求是。

    第二天早上起来,明庭跟家人说自己要带兵出去。

    蕙娘一听,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以前不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可因为她现在怀着身孕,就变得多愁善感了些,想到倭寇凶险,蕙娘忍不住担心明庭的安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