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最新章节!

    弘德法师的烦恼, 没多久就解决了。

    原世界抚养男配的老夫妻来归一寺拜佛,见到明庭后十分喜欢。

    在征得他和弘德法师的同意后,老两口领养了明庭。

    上户口的时候, 明庭跟着老爷子姓项,户口本上的名字叫项明庭, 这叫他十分高兴。

    项爷爷和项奶奶曾经有个儿子,二十多岁出车祸去世, 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更没有子女留下。

    两人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 和老伴儿一起相扶到老,没想到他们晚年遇到明庭。

    两个老人相信这是缘分,对这个孙儿很欢喜。

    不过, 哪怕明庭户口在项家, 他也有一大半的时间呆在归一寺。

    本来项爷爷想送明庭去幼儿园,被他拒绝了, 他说喜欢在庙里听师父念经。

    他们还以为明庭年纪小, 会坐不住,没想到明庭很习惯归一寺的生活。

    想当初, 他在修仙世界的时候,在万佛门跟着那群老和尚住了二十多年, 佛门生活对明庭来说一点儿都不枯燥, 早就习以为常。

    明庭觉得在归一寺和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归一寺的和尚们在后院开辟了菜园子,种了各种小青菜,辣椒、番茄、南瓜……平时除了米面油,他们更多都是自给自足。

    明庭也会跟在师父和师兄身后, 帮忙浇水,捉虫, 忙得不亦乐乎。

    男配第二个心愿是希望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做的饭好吃。

    这个心愿,和当和尚一点儿都不冲突。他可以学做斋饭啊!

    于是,每次师兄下厨的时候,他会跟在旁边看着,边看边学习,甚至还会让师兄教自己。

    就因为这个,他还多了一个绰号叫小馋猫。

    明庭很想解释,他并不是嘴馋,真的只是想学习斋饭而已。

    不过,他会偷偷在大家喝的汤里加上稀释的灵泉,在师兄做菜的时候,拿出一些自己空间的蔬菜掺进去。

    弘德法师已经快七十岁,明庭希望老师父能健健康康,活得久一些。

    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项奶奶会给明庭做很多好吃的,他也会趁机用灵泉和药材调养老人的身体。

    好人当然要长命百岁才行啊!

    弘德法师对小沙弥管的并不严格,没有叫他们禁荤腥。

    一是小孩子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营养;二是这几个小沙弥只是庙里收养的孤儿,并不是受戒的出家人。

    自从明庭有了爷爷奶奶,老人家也时常邀请其他小沙弥到家里吃饭。

    他们很喜欢孩子,更怜惜这几个娃娃孤儿的身份,每次都会准备很多好吃的饭菜和零食。几个小沙弥也非常喜欢项爷爷和项奶奶。

    就这样,明庭春天跟着师兄在山上掰笋子、摘桑葚,夏天跟他们采蘑菇、捡地衣、摘木耳,秋天去打野板栗和核桃,冬天就老老实实呆在庙里看雪中红梅。

    等到6岁,明庭闹着要和师兄们一起上学。

    虽然项爷爷希望明庭去县城念书,可明庭更愿意和几个师兄们一起,项爷爷和项奶奶干脆搬到山脚下。

    他们的身体被明庭调养了一年多,现在爬山腰不酸腿不软,去体检的时候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医生说他们能再活20年,把老两口乐坏了。

    两人像义工一样,有时间会到山上来,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项奶奶帮忙做斋饭,爷爷会买一些水果送来。

    自从上学后,早上明庭和小沙弥们一起去学校,中午在爷爷奶奶家里吃饭午休,下午继续去学校。

    庙里的小沙弥都在这里念书,所以明庭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许多同学看到他光头,只觉得明庭很可爱。

    刚上学一个月,明庭的班主任发现他是个天才,课本上的知识早就学会了。

    班主任非常惊奇,特地拿了三年级的试卷来考明庭,结果他交了满分卷。

    最后,班主任跟校长申请,明庭直接跳级到了四年级。

    之后他又跳级好几次,每次都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同学。

    因为小学和初中相邻,老师们都知道有一个小沙弥连着跳级,读书非常厉害。

    等明庭15岁完成了高中的课程,成了县一中年纪最小的高三学生,还参加了高考。

    项爷爷和项奶奶对他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小孙子能开开心心,身体健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弘德法师早就发现明庭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过目不忘,读小学就把经书背得滚瓜烂熟。做早课和打坐的时候,别人在明庭这个年纪会打瞌睡,坐不住,根本静不下心来,只有明庭能耐下性子。

    弘德法师跟项爷爷项奶奶说,明庭和佛有缘,只是尘缘未了,时机未到。

    高考之前,项爷爷问明庭想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明庭说想学计算机。

    其实这些年,明庭心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世上再也没有被拐走的孩子,学计算机能实现他的心愿。

    当市理科状元的喜报送来,明庭正在归一寺做斋饭。

    归一寺比较偏僻,香客不是很多。

    寺庙多年没有修缮,有些简陋,甚至有些房间很破旧。

    庙里会给香客提供斋饭,收费很便宜。

    九零年代是5毛钱,现在3块钱一份,有一碗米饭、一份汤、一碟凉拌菜和两道素菜,管饱。

    明庭这些年暑假和寒假一直在归一寺帮忙。

    他现在厨艺大涨,许多香客都知道归一寺里有个叫明庭的小师父,能把普普通通的豆腐做出绝美的味道。

    因为明庭还是学生,只有假期在,所以假期的时候来归一寺的人会比平时多很多。

    有的人是信佛,也有一些是喜欢素食的食客,甚至还有一些来旅游的游客。

    口碑就是这样一点点打造出来,传播出去。

    “师兄,只要我们努力下去,总能凑到修缮的钱!”

    明庭很乐观。

    自从他来了归一寺后,归一寺的香火钱相比之前增加了许多。

    拜佛的人许愿,很多心愿都能灵验,再加上这里的斋饭好吃,如今的状况比原世界好出很多。

    教育局的领导没想到理科状元年纪这么小,还是在寺庙长大的孤儿,奖励了10万元奖金,加上县里和学校给的奖金,明庭手里也有了14万。

    他把钱分成两份,一份孝敬项爷爷和项奶奶,一份捐给归一寺,作为修缮的费用。

    至于学校,明庭并没有选择京城的学校,而是选了一个省内的985,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我想离家近点儿。”

    镜头那边五官漂亮的光头少年,笑得十分腼腆。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他也不过才15岁,正常人在这个年纪还是初中生。

    明庭报考的学校为他提供奖学金,免去了学杂费,甚至提供了在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的勤工俭学工作。

    这时候网络已经比较发达,关于明庭的新闻被传到网上,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学霸小沙弥。

    因为归一寺出了高考状元,许多人慕名前来,一时间,变得非常热闹。

    反倒是明庭,生活和之前没有什么改变。

    之前比他年长的小沙弥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人考了大学,有人去了佛学院,还有人上了职业学校……

    明觉的海员梦没有实现,受明庭的影响,明觉爱上了美食,他去了烹饪学校,学习厨艺。

    总之,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的出路。

    而且现在孤儿都会被福利院收养,庙里目前只剩下明庭一个小沙弥。

    庙里的人变少了,来的香客增多,分摊在大家身上的事情也变得多起来。

    明庭做的斋饭味道好,厨房就彻底由他来负责。

    以前他只是帮厨,这回明庭好不容易成了“主厨”,为了打响归一寺斋饭的名号,他十分卖力,每天都变着花样来。

    归一寺斋饭的种类比较少,一般根据时节特点来准备。

    每天都是两个素菜,一碟凉菜,一份汤,一份主食。

    明庭做饭,花样会更多一些。有时候准备米饭,有时候做杂粮饭,有时候蒸花卷馒头。

    正好是夏天,雨后山林里的蘑菇很多,明庭抽空摘了许多蘑菇,做了香喷喷的菌子汤。

    吃不完的菌子他会切片晒干,日后可以烧蘑菇干,这又是一种美味。

    今天,明庭准备的凉菜是凉拌水萝卜,红皮白芯的萝卜,脆爽辣口。

    萝卜切丝后,用盐先腌制一下,除去辛辣味,杀去水分,加上切成小节的香菜,撒上一些白糖、盐和自制的喷香油辣子,添一点香醋,拌两勺油炸的酥脆的花生米。

    两素菜,分别是黄瓜炒木耳和香椿豆腐。

    汤是熬成奶白色的蘑菇汤。

    今天的主食,明庭做了葱油面。

    明庭在学做斋饭的时候,弘德法师就告诉他,有些人是甜口,有些人喜好麻辣,做斋饭的人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喜好,最适合的味道,是大众口味。

    这一点,明庭一直记在心里。

    当他把盛菜的盆端出去,不少人笑着跟他打招呼。

    “又是明庭小师父做饭啊!”

    “最喜欢吃小师父做的斋饭了!”“早就闻到香味了,就一直等着呢!”

    许多人是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