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医武江湖最新章节!

    第四十九章

    在马萍家人的各种赞扬声中,我有点红了脸,其实我心里清楚,我就是瞎猫碰上了个死耗子,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胡乱弄了一番,颇有点乱枪打鸟的倾向。但治好了马六斤的胃疼,也让我对针灸有了很强的信心,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影响,我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被师父逼着学变成了主动去学。

    在这里我说一点简单的知识,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的针灸就是拿针扎穴位,这种看法是有片面性的,针是用针扎穴位,灸是用艾草烤,取其艾草的热性,针灸是基于全身经络穴位上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

    艾灸是取其热性,对身体的各种寒证是有很大的效果的,下针的大部分情况是用在疏通经络,通过下针后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观念作补泻手法,让经络得以通畅,这对部分疼痛具有缓解和解除的作用,因为中医理论上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观念。

    针灸的施治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近取穴”施治法,其原理就是在身体患病的周围穴位处做针和灸,例如眼睛周围的穴位基本上都对治疗眼疾是有效果,“近取穴”是很少用“补泻”手法的,基本上都是平补平泻;另外一种是“远取穴”施治法,这种施治法是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原则及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理念,在各经的井穴、荣穴、俞穴、经穴、原穴、络穴、郗穴、合穴以及各脏腑的募穴等穴位上做治疗,这种施治方法是需要做“补泻”的,常用的“补泻”手法有“提拉法”和“捻转法”,补充一下阳经是有原穴的,阴经没有原穴,可用俞穴代替;“远取穴”还有一种施治方法,就是人们常说的“阿是穴”,简单来讲就是在痛点所在的整条经上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上施治的方法。

    再啰唆几句,穴位的五行相生相克表面看似很复杂,其实说开了也简单,实质就在井穴、荣穴、俞穴、经穴、合穴上,阳经的井穴、荣穴、俞穴、经穴、合穴分别对应着金、水、木、火、土,阴经的井穴、荣穴、俞穴、经穴、合穴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熟悉了这个原理,再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在对应的穴位上做补泻,基本上就会有效果。

    这中间还有个问题,就是各经的井穴都在手指和脚趾指甲的边缘处,这就导致无法在此处做补泻,所以中医又有着“补井须补合穴,泻井须泻荣穴”的理念。具体这理念的原理,在《难经‘七十三难’》和《针灸问对》这两本书有详细的解释,各位可以在闲余时间看一看,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同时针灸在麻醉、热症、疟症、咳症、风症、痹症等等各种疾病中都有很大的效果,而且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各位如果有时间可以翻看一下《黄帝内经》《针灸大成》和西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针灸麻醉》等书,其中有详细的解释。

    最后还是要再补充一点,各位如果要研究针灸,万不可将穴位的名称给忽略了,古人给各穴位立名是有根据的,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的描写,好了,再不多说了,关于针灸理论,因为涉及的太多,我无法一一讲述,同时我写的是一本小说,说多了理论方面的知识,恐怕会失去我写这本书的初心,我先暂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让各位读者能初步了解什么是针灸。在后续的故事中,采用针灸疗法治我遇到的各类疾病时,我会进一步将其中的施治原则详细写出来,各位可以参考。

    医道之深,深不见底,疾病之杂,杂乱无序,作为初步了解医道的我,不敢妄下海口,如看我这本小说的人中有名医大家,可及时提出批评,我会立即改正。

    又啰唆了一大堆,这不禁让我感叹近年来向油腻大叔的方向发展着,最后还是那句话,我会坚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述中医和传统武术以及蛊毒、降头等所谓的“神秘”学说,旨在能揭掉那层神秘的面纱,各位权且看看就行,如能解你心头之惑,那么我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好了,再不啰嗦了,故事继续。

    在马萍家人的一顿称赞中,我们来到了包厢,看着桌子上已经凉了的饭菜,老马爷张罗着重新上菜,我忙阻止道:“老马爷,菜热一下就好了,不要重新上了,重新上菜,这些就浪费了,到时我就真把你吃穷了。”

    老马爷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你这小子真不赖,值得我再换一桌。”

    我再次阻止,赵宁也阻止着老马爷重新换菜,在我俩的坚持下,老马爷也就放弃了重新换一桌菜的想法。

    将菜重新热了一遍后,老马爷和马六斤坐在桌子上,跟我们聊起了天,因为有他俩在,聊天的气氛有点尴尬,老马爷看出了我们几人的尴尬,于是说了几句吃好喝好后带着马六斤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