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分田还是永佃,地都分不少,

    在武家堡吃了早点,玉米饼子、茶叶蛋,又参观了下武家堡的猪场、鸡场,看了下庄丁、和隔壁香积寺村民的生活,便去了不远的常宁宫。

    “朝廷均田分地,你们没授田?”

    所以大家宁愿做逃户,做佃民,也不愿意做良民。

    “粮价越来越低,今夏斗米二三钱,这么些年从来没有过的啊,收的粮要交租,要留口粮,本就剩余不了几个,粮价这么低,哎,换不到钱,开支也难,我寻思着,不如种一二亩红薯,多养几头猪,听说武家的猪崽,养大了他们到时回购,价格都还可以,一年下来,比种地卖粮要强多了。”

    到了樊川后,他搭了个简易的窝棚,然后给地主干活,任着忠厚勤快在这里立住脚,后来他用两斗小米带回来一个死了老公的流民女人,那女人的公婆收了两斗米,便让他把女人带走了,一个男孩被留下,但丫头让女人带着跟他。

    进完香并没多逗留,虽然武怀玉挺想去传说中的神禾塬绝龙岭瞧瞧,传说当年殷商太师闻仲征西三年,坐骑俱死,门人俱绝,惨败回朝歌搬救兵,被西岐军扮成樵夫引入绝龙岭,最终被烧死于此。

    郑老汉也没嫌弃,高兴的把女人和小丫头带回自己草棚,凭着辛勤的汉水,他后来成了地主家的佃户,佃到了稻田,从开始的牛马耕具甚至口粮都用主人的,只能分极少的粮,到后来慢慢的置办起各种家伙事,分成也渐多。

    承乾听了很震惊,哪里有地还不愿意分的?

    “嗯,以前这主人是裴相,如今换了个武相,都是宰相家,”

    郑老汉黑黑瘦瘦,穿着件满是补丁的粗布短衣,脚上甚至连双草鞋都没,皮肤被晒的黝黑,须发乱糟糟的,老汉脸上满是皱纹,刻满了岁月的风霜和生活的沉重。

    武德初,朝廷也动员一些流民回了原籍,当然如郑老汉这样的,家在黄土高原,本就穷困,也不想回,留下来做个佃户部曲,给这些名门贵族种地,其实也还可也可以,起码也不用服役纳赋。

    真正愿意去边地的,其实反倒是那些豪强大户们,派支房庶出等过去开荒,但人家条件可比普通百姓强的多。

    老汉请吃饭,其实也没特意请客,家里有早上煮的粥,加了许多红薯的粥,小米没多少,多半是红薯,还有点早上蒸的玉米窝窝。

    更惊人的是,到如今,长安这样的天子脚下,京畿之地,仍有大量的百姓宁愿做贵族豪强的佃户、部曲,依附于他们,也不愿意入籍编户,甚至二三十亩地的授田都不愿意要,

    而年轻的太子殿下,更是被震的有点目瞪口呆,他总以为唐灭隋,统一天下,很伟大,百姓应当也过的很好,尤其是如今都斗米二三钱了,许多人就说大唐如何伟大,皇帝如此英明,这是盛世了。

    “因为要分也分不到多少,你看这京畿雍州诸县,离长安较远些的县,早年间运气好的赶上均田,也不过分到个三五十亩,甚至仅二三十亩,可这一分地,那就是入籍的良民,是课户,以后就得缴纳租调,还得服正役徭,不管是分到多少亩,租调那都是按丁征收,一丁两石粟两丈绢三两绵,这都是不变的。

    loadAdv(7,3);

    一年还得服二十天免费正役,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负担哪止这些,朝廷的租调正役要服,州里也会派役征收,县里也要派,甚至乡里都还经常要收个费派个活,吃不消。”郑老汉摆手。

    郑老汉让他女人煮两个菜,其实就是水煮蔬菜,数样蔬菜简单的摘一下,一锅煮熟,最后撒了点盐巴,非常原汁原味,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蘸料。

    “武家堡我去过,确实搞的很红火,先前我还去那边买了一窝鸡崽,还去那边卖过柴火,”

    勋戚豪强地连阡陌,但许多百姓却无立锥之地。

    “都没分地?”

    这太师洞历历相传,虽然没上历朝祀典,但在这一带却是非常受敬重,香火很盛,老百姓不管是求子还是问姻缘,又或是祈福等,都要来这。

    理由也是很简单,入籍成了良民,也就成了课户,负担反而会更重。

    怀玉朝不远的上村和下村望去,果然就沿着潏河边不远搭着许多草棚,也有些人在坡下,胡乱挖了些简单的窑洞住着。

    他头上包裹着一块头巾,也是又旧又脏。

    老汉这些话,对李世民冲击挺大,虽然这些情况他是知道的,但亲耳听到说起,还是不一样的。

    前几年给老大娶了妻,去年又给老二说了亲,女人带来的丫头也都大了,老汉正张罗着为她说个好人家,要想寻个好点的人家,就得有些像样的陪嫁才行,

    所以郑老汉现在很期盼新东家武相公家,能够继续让他佃种原来的土地,他甚至还想多佃一点地,也期盼着田租能降点,或者说到时向武家抓几只小猪崽,跟武家堡那样不用给猪崽钱,拿猪圈粪抵充······

    承乾那日想要拒绝皇帝安排的苏氏,惹的皇帝摔了杯子,后来也有点惶恐和后悔,昨日皇帝突然让侍卫快马送回一席菜,还让他今日去常宁宫随驾,一夜不安,一早快马加鞭的赶到武家堡,看到了皇帝的笑脸,还有武怀玉对他的点头后,这才松了口气。

    甚至每年传说中的太师忌日,这里还会有唱戏赶集。

    “老哥你佃种这庄子的地吗,自已有多少地?”

    他没想到,盛世下的百姓,原来是这样的想法。

    郑老汉对新庄主武家还挺期待,但又有几分不确定的担忧,现在跟着大家过来,也是想求个确定安心。

    “我们现在就盼着这里武相公家接手后,以后这里能跟香积寺武家堡那边一样,租子还能降点,甚至还能带着我们养猪养鸡什么的多赚点,家里姑娘小子要是还能被武家看中,去他们作坊做个工或是学个啥,以后也有个饭碗。”

    “你们换上便服,随朕私访一下。”

    郑老汉家所在的上村,离庄子很近,整个村子一百多户,有好几百口人,整个村子挺简陋,多是草棚和简陋的靠山窑,

    村民们的衣服基本是打着补丁的,夏天基本光着脚,孩童们更许多光屁股的,村子里的卫生条件也不怎么好,

    武怀玉跟李世民倒是很淡定,承乾却是很不适应脏乱差的村子。

    “前朝末年,我从泾州一路逃到樊川,这流民逃荒太苦了,移民边疆好不到哪去,出门万般难啊,哪怕老汉我现在这里仅是个佃户,仅有草屋三间,可起码有个立身之地,有妻儿家小,有人活计,”

    李世民带着承乾,又去跟一些村民聊了聊,

    “我听说这两年朝廷屡败蕃胡,边疆有大量的田地可授分耕种,朝廷也鼓励百姓移民边地宽乡,一丁起码也是百亩地,甚至还有路费、安家费,过去耕种不仅均田,还有种子农具等无息借贷呢·······”

    可惜李世民只喜欢比干,并不喜欢闻仲,并不愿意去拜祭闻太师。

    神禾塬下,潏水之阴。

    “家里也没啥能招待的,将就一下,”老汉笑道。

    到处可见贵族们的别业、庄园,亭台楼阁水榭,甚至许多佛寺也纷纷建在这边。

    到如今这两个庄子已有三百多户,有千余口人,却基本上没几家有自己的地,多是佃户,甚至是长工、短工。

    “这窝头里添了碎玉米叶和玉米棒子。”

    “啊,加这些做什么?”

    李世民有些无奈的看了眼儿子,“加豆面或是糯米粉的窝头,那不是穷人寻常吃的,那些还加糖加红枣干的,那更是贵族的点心,普通百姓家的窝头就是会加碎玉米叶、棒子的,这样更省粮也更饱腹,有的还会加点糠麸在里面,就是吃起来很干,不好下咽。”

    (本章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