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清末的法师最新章节!

头还多,咱老姚家开枝散叶……”

    “海拉尔?”老姚头磕了磕烟袋灰:“咋好像听过?”

    姚星远挠挠后脑勺,辫子扎紧了有些刺挠:“俺也觉得耳熟哩。”

    老姚头忽然使劲一敲烟袋锅子。

    姚星远哆嗦一下:“爹,你咋一惊一乍的?吓死俺了。”

    老姚头却直拍大腿,连拍了四五下:“哎呀哎呀,俺大孙子不就在海拉尔吗?”

    前阵子,赵传薪给他们写了一封信邮过来了。

    信里有字有画。

    内容大概是告诉他们,姚冰吃好喝好睡好,不哭闹,天天玩的很开心,没人嘲笑他的耳朵。

    然后画了三幅画,一副是姚冰坐在书桌前习字的画面,以俯瞰视角,只能看见他四分之一张脸和后脑勺,以及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中英文都有。

    第二幅是姚冰推铁环和一群孩子疯跑的画面。

    第三幅是姚冰在学堂的台上抽冰嘎画面。

    环境、建筑、主角配角,服饰,表情……刻画还原了所有细节。

    赵传薪的目的是让老姚头一家子放心,可却勾起了老头对大孙子强烈的思念,茶不思饭不想。

    原本老姚头对大儿子的一番话不怎么感兴趣,此时眼中放光:“海拉尔?分地?只收田赋?好啊,真好。”

    清朝的税赋,原本不高,英国人来了都要挑大拇指。

    日本对农民的盘剥是清朝百姓的好几倍。

    但有两点:一来近年赔款太多;二来清廷对国家财富聚集能力太弱。

    清廷让收一分,地方贪官污吏收两分,层层盘剥加到三四分。

    譬如“房捐”、“米捐”等等……在KLQQ境内也是有许多名堂的。

    清朝百姓,动辄民变,稍微加点担子必然闹腾。

    于是出现了个怪现象,明明日本高税收却能维持社会相对稳定;清廷低税收,却总是民变。

    1866年到1875十年的数据,清廷记录在案的民变次数是909次,日本同时期民变次数是192次。

    胪滨府辖制的海拉尔地区,对百姓盘剥相对较小,但自从赵传薪上任,明明减负,却能比以往同样时间段内收更多的税,这就是加强了财富聚集能力。

    因为他太强势,目前还没人敢有小动作,以后说不准。

    姚星远听了他爹的话,露出笑脸:“当地的旗人不种地,听说能有几十万垧地,每个人分十多垧,咱一家子分个几十垧,种不过来嘞!”

    老姚头重重点头:“种的过来,一定种的过来,咱们啥时候去?”

    这下轮到姚星远懵逼:“这,这,路途遥远,眼瞅着天寒地冻的,要不等到明年开春?”

    “等开春,那还能分到地吗?”老姚头瞪着眼睛看着大儿子:“赵先生不是留了不少钱吗,你坐火车……对,坐火车去,先去探探底。”

    姚星远又挠挠后脑勺:“坐火车?俺没坐过,再者那等洋玩意儿,咱坐不起啊。”

    “哼,坐一趟,俺不信能花上一百大洋,就算一百大洋,来回二百俺能出的起!”老姚头财大气粗的说。

    其实也心疼的很。

    但一想到能看见大孙子,花多少他也乐意。

    “行,那明儿个俺去打听打听要多少钱。”

    ……

    姚佳和张寿增正在围炉夜话。

    炉子上的水壶烧开,姚佳泡了一壶茶,给张寿增斟了一杯:“鹤岩,还要多谢你帮忙牵线搭桥联系蒙务局。”

    张寿增对胪滨府其实是不可或缺的。

    赵传薪要做事,光靠自己,只是在海拉尔一亩三分地好使,到了外面还须得用清廷的机构。

    这个桥梁就是张寿增。

    清廷蒙务局到处替胪滨府招垦,就是张寿增的功劳。

    张寿增抿了一口茶,没多喝,怕影响睡眠:“谢倒是不必,大家同为胪滨府做事,同舟共济罢了。”

    姚佳从兜里掏出一包香烟:“喏,毛子货,给你尝尝。”

    “额……我不抽烟。”

    姚佳顺势将烟拿了回去:“那真可惜,还是我留着吧。”

    “……”张寿增气呼呼道:“你分明知道我不抽,就不能送点别的吗?”

    姚佳嘿嘿一笑,又从兜里掏出一支自来水笔:“舶来品,贵的很,送你了。”

    张寿增一看,这比一包烟值钱多了,赶忙拒绝:“不可。”

    “咱哥俩谁跟谁,客气啥?”

    “别介,无功不受禄。”

    “放心吧,你会有功的。”

    张寿增闻言警惕起来:“什么意思?你又想做什么?”

    “呵呵,瞧你那样,真是的。”姚佳嘻嘻哈哈烤着手说:“这不,我为咱们胪滨府的士兵,又争取到了一批礼服,是鹿岗镇的服装厂赞助的,不要钱。”

    “……”张寿增眯着眼:“那与你送我自来水笔有何关系?”

    “呵呵,别那么紧张。这不,知府让你去和毛子交涉,今后要管理火车的进出口货物关税么?俄人肯定抓狂。近些年,海关已经被列强把持,视为清廷还债的重要抵押,间接控制了财政收入。咱们地处关要,把持陆关命脉,毛子必然不允。可咱们知府是个煞星,无论如何,我猜肯定会爆发一场小规模战争。知府若是败了也就作罢,可若是胜了,呵呵,那你这交涉局就要崛起了,我在鹿岗镇有点生意,到时候按规矩交税一分不少,但你照顾着别让俄人卡住货物。”

    怎么说呢,张寿增还真没想过会爆发战争。

    因为清廷向列强索要主权,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一个要,一个不给,或者慢慢还权。

    别说战争了,清廷的要员和列强说话都得低声下气。

    可张寿增忘了,赵传薪才不是低三下四的人。

    不给?

    好好好,那就干吧。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脸色肃然:“战争?万万不可……”

    这是第一反应。

    可旋即身体松垮下来。

    他说不可有个卵用?

    在赵传薪那,有意见可以提,好不好使不一定。

    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内部就已经激进的向帝国-主义阶段迈进。

    西方列强,不再关注商品生产与销售,而是转过来对殖民地的关税打起了主意,将重点放在了关税的高低上,进口关税下降,而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降低资本流通的壁垒。

    独占的经济控制权,就是政治吞并的先声。

    清廷举债,地方倒霉,便开始以各种名义让百姓交税,甚至以预征、预借之名明抢。

    那才叫真的名不聊生,才是导致许多人背井离乡的根本原因。

    张寿增想到之前赵传薪笑嘻嘻的对他说的一番话:“这是你自己要做事的,不是我逼你的,对吧?”

    我焯,当时他就觉得好像被坑了,今天听了姚佳的话,他果然是被坑了。

    原来这讨要关税权的差事,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像其他清廷要员讨要主权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是急头白脸的讨要。

    张寿增冷汗涔涔,心说自己会不会让俄人当场打死?

    两国开战,不斩来使。

    想来不会的,嗯,一定不会的。

    正想着呢,赵传薪推门而入。

    因为还没有搬到新建的扩增府衙办公,两人是在厨房摆茶摊,赵传薪一进门正好看见二人。

    “呦,喝茶聊天呢?这大雪天的,你们两位可真是惬意。”

    两人起身见礼。

    赵传薪摆摆手:“我刚从那屋出来,说两句就要走。”

    张寿增有种不妙的预感。

    赵传薪果然看向了他:“不是交给你个差事么,让你去和毛子交涉关税的事?明天你就去告诉他们,在满-洲里驻军,我先不管,但这里陆路进出口关税,须得交给咱们胪滨府。”

    张寿增:“……”

    怕什么来什么。

    果然!

    他干巴巴的问:“若是他们不肯呢?”

    赵传薪龇牙笑:“我会提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已经做好了爆水晶的准备。

    你看,有的人看到800章还是个弟子,心里没点数?我不计较这些,但你在外面看不要紧,有不顺眼的地方回来喷我那肯定不行。看正版的可以喷我,我接受,但你算什么东西?

    说你呢,“无尽的寒冬”,狗一样的东西,发言粉丝值门槛设置低了把你漏出来了是吧?

    (本章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