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苍狼称霸最新章节!

    第一块大石板上的画面,显然是一幅迎亲图。

    整个画面以长城为背景,一方站着一队着匈奴服装的人,为首的一位身材高大,面带笑容,留着整齐的胡子,看上去威武庄严。

    另一方是一个车队,车队的后面是骑马的兵士,旗帜迎风飘扬,十几名伺女和几名身着官服的男士,分列在一辆车驾的两侧,两名伺女正搀扶着一个衣着华贵的妙龄女郎,女郎正迟缓地抬腿下车。

    第二块大石板是一幅狩猎图。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前幅画上的那位身材高大的男士,和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郎分别骑在马上,男士手握弓箭目视前方,面露喜色,像是刚刚射出了一支劲箭,正好命中目标,正暗自得意。

    女郎则转头向远方遥望,面容憔悴愁苦。

    一队骑马的兵士拉弓搭箭,正在围堵几只麋鹿,一只麋鹿的脖子上,还挂着被射中的箭镞。

    马无尘教授仔细瞅过两块小石板后,略思索,说:

    “应该叫它们就餐图和会客图。”

    被马无尘教授称作用餐图的一幅,画面上正有两位伺女伺候女主人用餐,餐桌上放着一大盘冒着热气的带骨肉,女主人的脸则侧向一边,一只手捂着嘴巴,像是要呕吐。

    会客图上,像是女主人的娘家人来看她了,带着衣物和食物,女主人正向客人诉说着什么。

    马无尘教授轻轻叹息了一声,说:

    “死者是一位和亲公主,确凿无疑。惨呐,四幅画的画面上,这位公主没有一丝笑容。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多少这样的悲剧,已无法统计清楚了。”

    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和亲公主,确实已经统计不清了。

    尽管有人不遗余力地从浩繁的史籍中统计出了一个数字,那也肯定是不准确的。

    从开始和亲的公元前198年至公元前140年这短短的六十年中,西汉王朝就送入匈奴十位公主。

    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弄权者的目的不同,和亲的作用也不同。

    而对那些被当作和亲工具的公主们来说,其命运却是悲惨的。

    历史上,真正的和亲,是从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开始的。

    刘邦被匈奴大单于冒顿围困在冰雪连天的白登山,命悬一线,为保自己的一条老命,不得已答应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冒顿作妾,才被冒顿放出了包围圈。

    刘邦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可老婆吕皇后不准,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弃之匈奴”,哪里舍得?

    于是,吕皇后耍起了泼妇伎俩,泣涕争闹,软硬兼施:

    随你刘邦征战沙场,吃尽了苦头,为的是什么?如今你拥有了天下,老娘我也该享几天清福了,你却要将女儿送入虎口,你还配作父亲配当皇帝吗?

    刘邦的后院起火了。

    谋臣刘敬给刘邦出了个馊主意:

    为何不从刘姓家族中找一个未嫁的小女子,先将她收为公主,再将她送给匈奴呢?

    偷梁换柱无中生有?

    刘邦眼睛一亮,

    双掌一拍:这主意好呀,我多收几个公主无所谓,吕太后那里不就安静了吗?

    最后,送入匈奴的那位女子,究竟出自刘家的哪位皇亲,女子的本名叫什么,刘邦封了她一个什么公主,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马无尘教授认为,眼前的这座墓的主人,就是最初送入匈奴的那一位和亲公主。

    因为,从画像石分析,匈奴对初次和亲还是比较重视的,单于要亲自到长城脚下去迎接。

    后来送入匈奴的公主,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吧。

    因为史书记载,光送给冒顿单于的公主就有三位,不是说三姐妹同时共侍一人,而是因为,送入匈奴不久,公主就死了。

    公主在匈奴的生活如何,完全能够猜想得到,画像石也证明了她们悲惨的生活:

    她们不习惯匈奴以肉为食以奶为浆的生活,不习惯匈奴八月飞雪的严寒气候,不习惯骑马出行的生活方式,整日处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尴尬状态中,纯粹一个性工具而已。

    所以,送入匈奴仅仅几年,便早早离开了人世。

    后来,张骞出使西域,还将西汉的和亲政策推荐给了乌孙国,并将中原美女说的貌美如仙,让已经七十多岁的乌孙国国王动了歪心,提出要与大汉和亲。

    汉武帝毫不吝啬地送给乌孙王一位少年公主。

    这位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叫细君。

    细君公主多才多艺,给后人留下了一首诗,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在乌孙国的生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