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最新章节!

    弘晙阿哥星星眼, 大宗读书好勤奋, 弘晙阿哥眼神儿同情, 大宗也不适合考科举。

    “下一期的乡试,大宗考吗?”加上恩科那次,这就是三次了。

    杭世骏的笑容大大,“考。”

    他越说越喜欢小四阿哥, 也没想着通过小四阿哥做什么,实话实说地说道:“举人是必须考的, 当然能中进士更好, 然后就去游学四方,老了就回来安定书院讲学。”

    杭世骏对于科举有自己的规划,弘晙阿哥点头,可是秀才都考了三次, 考完秀才,举人再考几次……

    咳咳, 杭世骏清清嗓子,感叹一声,“如果举人要考到四五十岁,那我就直接去广陵书院做童学讲师。”

    广陵书院, 是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扬州知府赵宏煜,在府治西建立的一所,专门教导童生的“义学”,因为只是童学, 里面的名人学士不及另两家书院多,但是仍有不少经学大家在那里执教,毕竟童学是每一个学子们的基础。

    弘晙阿哥重重点小脑袋,“大宗的学问好,一定可以的,将来和胡瑗先生一样成为一代大教育家,桃李满天下。”

    杭世骏听了高兴,哈哈笑,“托小公子的吉言。”

    “不过说起八股考试,这倒不是前朝的首创,或者说它的渊源其实很长。”

    渊源很长?弘晙阿哥来了兴趣,“从何而来,大宗细说。”

    此时两个人已经来到了藏,杭世骏领着弘晙在一个隔间坐下来,进去找到一本介绍科考文体的书出来,一边翻书,一边小声交谈。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

    “到了宋代,欧阳修先生、王安石先生等人主持科考,有感于以诗、赋、帖经取士,浮华不切实用,改革科考制度。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书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因而名为‘经义’……”

    杭世骏真的是细说。

    元代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改为仿宋“经义”。再到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章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

    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作为起讲后引出正文的突破口。

    最后“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

    弘晙阿哥听得眼睛眨也不眨,弘晙阿哥就喜欢听说话有趣的人讲书,不喜欢自己一字一句地看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书”。

    杭世骏也挺高兴,他虽然出身家贫,但是性格伉直,恃才傲物,虽然很有才学,颇有古君子之风,但是很难交到朋友,没想到小四阿哥会是他的好听众。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如《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如《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故人相传谓之八股。”

    一字一句,声情并茂地背诵一段文章,发现小四阿哥有兴起,他又起身去里边找来一本书。

    无视赵知的冷眼,坚持说道:“这是顾炎武先生的著作《日知录》,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无所不包,内容宏富,里面对于科举的论述,精简直议。”

    顾炎武先生?弘晙倒是知道这个人,只是没看过他的书。

    “大宗喜欢顾炎武先生?你和我说说他的趣事儿,好不好?”弘晙阿哥好奇,他问方苞先生,方苞先生吞吞吐吐,上次他问玛法,玛法故意不回答他,杭世骏好像很喜欢顾炎武先生的样子,应该会和他说的吧?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里星光闪耀,“咻咻咻”地发射小信号,杭世骏还没说话,赵知先回答了。

    “小公子,他不能和你讲。”这人一看就是思想倾向非常严重,赵知不喜欢。

    “我怎么不能讲?”杭世骏生气,在他眼里赵知就是“狗腿子”那一类型,不顾其他人的愣怔,直接说道:“当世之人做学问,空疏浮夸,夸夸其谈,唯有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朴素亲为,堪称我辈楷模。”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主张重流品、崇厚抑浮、贵廉、提倡耿介和俭约等等,哪一样不是针砭时弊?而且顾炎武先生也说了‘大华夏’,论证君主和国家,王朝和国家的关系,怎么不能说?”

    赵知也生气,眼里杀气出来。

    “和我们小公子有关系?”

    你说了,万一小公子学到什么,到皇上面前一说,挨骂,你顶着?你能顶得住?杭世骏听明白了,随即就是一愣,看向“小公子”。

    “小公子”正睁大眼睛,看看他,看看赵知,还看向面色发白的小太监,眼神儿纯净无伪,懵懵懂懂。

    杭世骏心里一痛,觉得自己是疯魔了,他和小四阿哥说这些做什么。

    小四阿哥,小弘晙,发现没人说法了,气氛突然从剑拔弩张变成更不舒服的沉默,先安抚魏珠。

    “魏珠不怕,我要吃点心。”

    魏珠反应过来,麻利地答应一声,“小公子等着,魏珠马上去取点心。”

    狠狠地看一眼杭世骏,魏珠麻利地起身去外面取他们随身带的水吊子。

    魏珠一个小太监不识字,可他光听刚刚那句“论证君主和国家,王朝和国家的关系”,就心头突突跳。他只觉得这南方就是“遗民”多,太吓人,生怕有人和阿哥乱说什么,害得阿哥和皇上吵起来。

    弘晙一点儿也没有担心,他等魏珠出去之后,又安抚凶巴巴的赵知,表情颓丧的杭世骏。

    “赵知别担心,大宗也不要担心。”

    …………

    六岁的小孩子做出小大人的样儿,却奇异地安抚住他们。赵知不吱声,硬扯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杭世骏则是眼神儿愧疚。

    安静中,魏珠取来大水吊子,将一碟碟小点心一样样摆出来,又拎着一个大铁壶倒出来三杯奶茶。点心和奶茶都是用热水保温,正好用,弘晙阿哥立马热情地招呼他们,“先用茶点,我们再谈。”

    杭世骏和赵知水火不容地对视一眼,默默用点心。

    扬州的点心,虽然和淮安点心并称淮扬面点,可扬州的面点,做法,花样儿又有独到的不同,或与果蔬惟肖,或似飞禽走兽,山水盆景,花鸟树木……精巧必致、五彩纷披,令人目不暇接,不忍下箸,弘晙阿哥喜欢。

    清鲜与甘甜搭配,荤腥与蔬菜组合,蓬松与柔韧相辅,酥脆绵软。灌香董糖、菊花酥、百果蜜糕、三层玉带糕、酒酿饼、雪糕饼……不低于五六十种,今儿做的点心里面,就有弘晙阿哥非常喜欢的运司糕。

    粳米粉用热水、糖拌成雪花状,揉匀揉透。再将青梅、金橘切碎,放进豆沙、白砂糖、瓜子仁拌和均匀成果仁馅,放进方格蒸笼里蒸熟。尝一口,香甜松软,再看一眼,色白如雪,点胭脂,红如桃花,微糖作馅,淡而称旨。

    弘晙阿哥用得欢喜,瞧着这些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精致小巧的小点心就开心,吃到肚子里回味一番更开心。

    两手抱着特质的玻璃奶茶杯子,鼓着腮帮子眉眼弯弯的小样儿,和玻璃杯上夸张的小白虎一样,别提有多招人喜欢。

    赵知眼里不由地露出笑儿,杭世骏即使是第一次用到这样的好点心,也被小四阿哥吸引。

    不过这也让他的愧疚更深。

    弘晙察觉到杭世骏的情绪波动,疑惑地看他一眼,邀请道:“大宗你知道那条街上有好吃的面点吗?我们去吃好不好?”

    弘晙阿哥热情地邀请杭世骏逃学,到街上玩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