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

    第385章时而欢喜时而忧

    北京袁世凯在为了英国而闹心,川鄂李汉也在为下面的发展时而欢喜时而忧!

    大军西征跟北京中央的变动并没有影响到川鄂的建设,短短两个月来,虽然由于英国政府的照会的影响,导致川鄂暂时进口不到生产枪炮的机器和钢铁,使得军事重工业的建设步伐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受到战争的刺激,轻工业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为了报复各大在华洋行联手哄抬价格并且很多商品开始限量对他供应,李汉下令采购部只能在中国自己的工厂里采购军需,并且优先在川鄂本地那些在工商部备案后建立起来的工厂中进行采购!这一下不仅军政府出手组建的一系列的官办企业收到了大量的订单,甚至连一些看中了川鄂的优异条件而选择了在川鄂办厂的国内其他企业,也都在军政府的采购之中吃了个大饱,几乎都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行军用的帐篷、士兵穿的军服鞋袜、用来制作干粮的面粉、清洁用的肥皂还有洋火洋油等,都被大批大批的采购运往*前线。

    可以想象,在*的近两万西征军要消耗多少物品,每一天都是数万两银子流入这些厂家的腰包里。有了资金,这些工厂又拼命扩大规模,提高生产工艺,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到了后来依托于大冶冶金成立的下属罐头厂甚至生产出了罐头,也被大量的采购。大量军需订单的刺激加上这个时代的轻工业门槛并不高,几乎只要几台机器和几个熟练工人就可以进行生产,使得中国的轻工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根据工商总局的第一手商业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六七两个月,先后就有十七家因为获得了大量订单的工厂进行了扩建,其中八家为纺织厂,一家为成衣制造,一家干脆包揽了军队采购的九成以上的袜子,其余七家三家为面粉厂,一家为火柴厂,一家为造纸厂,还有一家为军械厂、一家为皮革厂。除此外,川鄂军政府拿出高达三四百万资金采购的巨大市场刺激之下,自六月中旬开始,先后有江浙、湖南、安徽、上海甚至北京、广州等地的实业家往川鄂考察,最终到了七月底敲定在川鄂建立新厂的工厂便有七十四家,其中竟然有一家几个美国商人组建的水泥厂的出现倒是令李汉眼睛一亮,他一直都想着如何能够让外国人的钱心甘情愿的流向川鄂,只是一直都没能够找到好方法,这几个美国人的出现倒是令他感觉到了一点希望,于是下令下面为这一家才刚刚选好地址甚至连机器都还没运到湖北的水泥厂大开绿灯,有意要将它培养成洋人企业在华投资的另类典型,以期吸引到更多的外资流入!

    据不完全统计,六七两个月之间间川鄂实业总规模由五月前的1954万元增加到了2385万元,其中轻工业类实业增长174%,共计吸引劳动力3.185万人,汉阳、武昌、荆州、重庆、成都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招工热,吸引到了不少国内报纸的关注!

    更多的人投身到轻工业出钱少见效快的产业中去。不过也不得不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轻工业增长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在这之前川鄂之前的轻工业基础几近一穷二白,张之洞督署湖广几年之间搞得洋务主要都是重工业,代表就是汉冶萍。对于真正能够富民的轻工业却很少过问,才导致湖广两省虽然在江南也算是纳税大省,但是主要税收还是来自农业,完全不似江浙、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和珠江下游地区,这两个地区一个靠近上海,一个靠近香港,能够就近采购机器,了解外国的生产工艺,所以是发展近代轻工业的宝地。湖北、四川身处内陆,虽有长江之便利水运,但是到底要比江浙、粤闽麻烦不少,导致在他之前湖北除了几个火柴厂之类的小实业工厂外,几乎轻工业基础一清二白!

    在各种有利条件和相对较高的工资吸引下,形形色色的人群涌入川鄂。除了大量希望能够获得土地的垦荒农家之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工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这批最早的产业工人的到来着实带来了不少的生产经验,令生产能力提升了不少!

    李汉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如果他能够在1914年之前,在所管辖的地区内建设完成从产值达到一亿银元规模的轻重工业,也就是相当于他拥有了整个民国几乎所有工业的一般生产力。那么,依托着相对雄厚的工业体系跟财力的支持,一战之前他很有可能便能够问鼎中央,夺来整个民国的统治跟领导权!不过重工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毕竟太长了,少则两年,多五六年,虽然远景可观。但眼前却急需尽快产生效益的轻工业。出于这层考虑,犹豫了许久之后,他还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在今年二月底便分别向奥匈帝国、美国、*洋行各自采购了部分的卷烟生产机械,准备将后世共和国赫赫有名的成功国营企业搬到这个时间段的民国来。

    如今在民国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地是外国卷烟,尤其是英美卷烟公司。虽然吸食香烟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但每年流失的银子高达千百万两。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欧美各国列强明面上已经不再往民国直接出口鸦片的原因了,一来名声不好,二来卷烟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了!

    烟叶是卷烟制造成本的最大项目,一般在成本地五成左右,为了掠夺廉价烟叶,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广泛推广种植烟草,开始是以赠送种子并保证以现金善价收购为诱饵,诱使一般农民改种烟叶。等到烟叶产区扩大。这些地方的农民,特别是中农和贫农将生计完全或大部分转移到种植烟草上后。英美烟草公司地收购网就不断压低烟叶地收购价格,迫使农民贱价出售。除压价收购外,还用“降级抑价”的手段,任意评定农民的烟叶等级,美其名曰“科学评价”,实际上是将高级烟叶评为低级烟叶,进一步压价收购,获得更多利润。由于各级之间评判标准含糊、随意性大,加之语言不通,农民虽有怨言但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默默忍受。

    种植美种烟草,不仅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并且需要豆饼等高价肥料,收割以后,还得用煤炭烘烤,总之,生产成本数倍于粮食作物,这种压价行为,着实令人气愤。更让人不平的是,烟叶的价格在降低,但卷烟的价格并未减少,一条哈德门烟,售价在一元以上,而成本不到40分,利润率达到150%-250%,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暴利。

    湖北、四川的优势在于非常适合种植烟草,这种特殊性作物的经济价值非常高,虽然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生产卷烟的好处是明摆着地:政府既可以获得大量税收又能避免白银大量外流,在社会上,可以让香烟作为鸦片地合适替代品,香烟虽仍有毒害,但这种毒害较之于鸦片却要轻许多,价格也要便宜不少,不存在鸦片所造成的那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地局面,对社会风气的改良具有巨大好处。

    不过新的问题在李汉准备成立自己的卷烟厂之后又来了,他没有合适的人才跟技术人员成立卷烟厂!欧美国家对于烟草技术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毕竟是个每年都能创利至少千万的行业,最后李汉在思考了半个月之后,决定改变了自己原本想要将卷烟厂制造成完全官办的国营企业,而是跟其他下面的招股企业一样,吸引进其他的民族资本跟技术来共同富裕。

    于是下令向社会上发布官办联合卷烟厂招股的信息之后,果然吸引来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正是曾经弄出了南洋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

    简氏兄弟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算是国内头一遭了,只不过设备落后,技术受制于人,生产出来的香烟无法与外国货相比。英美公司为了技术保密,所有的生产流程都不允许中国人参观,甚至淘汰下来的机器也用榔头敲碎,当废铁变卖,企图永久占领中国市场。李汉的机器若不是分开购买,并且重要机器都是委托在奥匈帝国内采购的,也根本买不到合格的一流机械来。

    最后一番谈判之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