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山沟中的军阀最新章节!

    一战让沙俄失去了太多的领土,继承了沙俄衣钵的苏联刚成立的时候的确想要拿回这些失去的领土,可却悲哀地发现,对手的实力实在超出自己太多。因此苏联选择了等待,等都自己实力足够的时候再去拿回那些失去的领土。

    等了二十年,苏联终于积累起了足够的实力,有了实力的苏联第一时间就想付诸行动。可那些失去土地的大多都掌握在与德国亲近的国家手中,苏联可不敢保证在自己动手的时候,德国不会横插一脚。自肃/反以来,很多有经验的指挥官或被杀,或被囚,这导致部队的战斗力下降得厉害。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朱加什维利知道这样的军队是打不赢的,即使打赢了也是惨胜。

    再说了苏联刚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新研究出来的战略战术总要经过检验才行呀。在检验对象的选择上,朱加什维利很是思索了一番。

    选择西面的国家容易遭到德国的干涉,进而可能会直接引发苏德之间的直接战争。这对苏联的未来计划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朱加什维利本来的打算是趁着英法与德国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出兵德国东部,收复沙俄时期失去的领土,然后再攻入德国本土。最终实现掌控整个东欧和中欧的计划。要是苏联和德国直接先干上了,那不是要让英法乐死了。因此西面的国家绝对不能先打。

    西面的国家不能打,那就只有打东面的国家了,而东面的国家就只有日本和中国。

    想要打日本,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可日俄战争之后沙俄的海军早就走下坡路了,继承了沙俄海军衣钵的苏联海军装备的主力舰只还是沙俄时期的老式战舰,新舰都是万吨级以下的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之类的辅助舰只。拿这些战舰去和世界第四海军——日本海军相抗衡,那只能说明朱加什维利疯了。可朱加什维利却是清醒无比。

    既然如此就只能打中国了。

    中国的西联政府当年收留了沙俄的流亡人士,这些人可是无时无刻不想打回来。

    眼看世界将再次被战火笼罩,朱加什维利深知苏联也会被卷入。苏联的主要敌人是德国,而不是那背后捅刀子的白俄和中国。为了防止沙俄和中国背后捅刀子,朱加什维利认为应该教训一下中国人,让中国人直到苏联是强大的,不是中国猴子可以对抗的。

    于是中苏之间在远东爆发了一场冲突。朱加什维利本以为苏联稳操胜券,可没想到苏联反而被一直看不起的中国人教训了一顿。不但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还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面子上的损失,在冲突爆发短短的七天时间里就有了这么大的损失。这简直就是打脸呀。而且打得十分的重,直接将苏联的脸都打肿了。

    对此朱加什维利很生气,严令布留赫尔一定要给中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可布留赫尔不但当起了缩头乌龟,还将远东地区的民众和工业设备来了个大迁移,全都迁移到了贝加尔湖以西地区。

    对此朱加什维利很生气,想要干掉布留赫尔,可很快白俄对海参崴的苏军发起了,在短时间内拿下了海参崴,接着兵锋直指共青城。

    海参崴是苏联杂远东地区最大也是最好的港口。共青城是苏联在远东地区十分重要的工业城市,可以说它是苏联远东地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工业城市。

    什么?你说你还是不知道共青城到底有多重要?

    好吧。举个例子吧。在后世,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苏—27(二七)系列战斗机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共青城生产的。这下你明白了吧。能生产一代名机,苏—27(二七)系列战斗机的地方能不重要吗?

    海参崴的丢失和共青城将要丢失在消息让朱加什维利震惊又愤怒,他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布留赫尔可是深知怎么回事。白俄军队在战前准备完成后,就发动了大军进攻,偏偏这时候远东苏军根本就没有恢复实力;而且白俄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和中国人使用的武器装备一模一样。因此在突袭之下,苏军丢掉了海参崴。好在海参崴的人员、设备早就搬完了,带不走的全都被炸毁。白俄得到的只是一座遭到毁坏的空城。

    殊不知白俄的行动更让布留赫尔坚定了坚壁清野的想法。

    布留赫尔知道白俄的人口数量是其最大的软肋。要是让远东的民众留下,没准儿这些人就会成为为白俄服务的人,甚至他们中的人会拿上枪走上战场,参与到对苏作战中来。这是布留赫尔不愿意看到的。

    中苏远东冲突也让朱加什维利看到了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的表现,于是他对部分新式武器装备下达了生产、改进命令。

    在中苏远东冲突中,尽管t—34(三四)坦克被打得满地找牙,但他还是被证明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坦克。针对t—34(三四)坦克在火力、防护力上的不足,朱加什维利下令科什金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强t—34(三四)坦克在火力、防护力上。

    有意思的是朱加什维利这个命令下达的第二天科什金就拿出了t—34(三四)坦克的火力、防护力增强方案。

    在该方案中科什金将使用新式的炮塔和八十五毫米主炮作为第一个选项;将使用新式炮塔和一百毫米主炮作为第二个选项。

    朱加什维利在科什金的劝说中同意先使用第一个选项,因为这样做的风险小很多。第二个选项则作为未来发展选项。

    朱加什维利也知道t—34(三四)坦克无论如何挖掘潜力,也只是一种中型坦克,在防护力上是先天不足的。因此朱加什维利下令研制一款装备有一百毫米以上主炮的重型坦克。

    至于这款坦克的研发工作则交给了研发了kv系列坦克的科京。

    科京原打算在kv系列坦克的基础上进行研制,可伏罗希洛夫私下里提醒科京,朱加什维利要的是一种战斗力远超kv系列和t—34(三四)系列的新坦克。

    科京经此提醒也明白朱加什维利的打算,于是科京决定干脆退到原来在kv系列坦克上研制新坦克想法,改为全部重新设计。

    这次射击科京吸取了之前在t—34(三四)坦克上的教训,开始关注t—34(三四)坦克的研制工作。得知t—34(三四)坦克将装备新炮塔和新的大口径主炮,科京决定新坦克直接使用八十五毫米主炮。为了保证以后新坦克能够换装更大口径的主炮,科京特意留下了巨大的改进空间。

    在一九四零年末,科京拿出了他的新作品。不同于以往的kv系列,反而像t—34(三四)坦克的最新改进版——t—34(三四)/85(八五)坦克(使用新炮塔并装备了八十五毫米主炮t—34(三四)坦克)。

    弄得当时参观的不少人都认为科京抄袭了t—34(三四)/(八五)坦克的设计。

    实际上科京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当时t—34(三四)/85(八五)坦克的炮塔外形是最防弹的,使用的八十五毫米主炮也是当时苏联最好的坦克炮了,科京也是没得选择了。没想到这样做还坐实了抄袭的罪名。

    也许是这种坦克和t—34(三四)/85(八五)坦克实在是太像了,而且两者在战斗力上也不相上下。在同等生产时间上,t—34(三四)/85(八五)坦克的产量和要比这种坦克多得多,而消耗要少得多。最终这种坦克只制造了几辆原型车。

    这件事对科京打击很大,为了找回面子,科京投入了紧张的新坦克的研制中。

    终于在一九四一年中旬,科京完成了新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