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鹅哥威武[快穿神话]最新章节!

从翠玉手中得到的账册递到包拯手里。

    “你可认得这本账册?”包拯举着账册看向赵秋堂。

    赵秋堂当时便瘫软了下去。

    包拯见状更恨他为私欲危害徐州百姓的举动:“你搜刮了多少民间财物、你吞没了多少赈灾官银,这本账册上都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这就是你贪赃枉法的证据。”

    说着就递给了展昭,让展昭给赵秋堂看一眼。

    赵秋堂眼看着罪证近在眼前,立刻就扑了上去,要把账册抢回来。可展昭微微一抬手,那账册就离开了赵秋堂手臂能够得着的范围。他扑了个空,一下子在堂前摔了一个狗`吃`屎。

    展昭回身将账册放在托盘上,交给公孙策封存,就听见趴在地上的赵秋堂喃喃自语:“怎么会在你们手里?怎么会?你们……开封府……展昭……包拯……白羽……你们是我的克星……”

    “赵秋堂,你可认罪?”包拯一拍惊堂木。

    “认罪!认罪!认罪!”不待赵秋堂回答,那些围观的徐州百姓就呼喊起来。他们恨不得对赵秋堂食其肉饮其血,声音里的恨意让赵秋堂听得满头冷汗惊惧非常。

    赵秋堂回头看向在官栅外的徐州百姓,这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但是眼睛里的恨意几乎都发绿了,跟饿狼一般。

    他恍惚间只觉得这些人要扑过来殴打撕咬自己一样,不由得“啊”的大叫一声,蹬着腿往包拯的方向过去,希望包拯这个仇人能庇护自己。

    “你认不认罪?”包拯又一拍惊堂木。

    “我……我……”

    “静山王府赵王爷驾到——”

    赵秋堂的“认罪”二字还没说出口,门口便传来了一声唱传。

    赵秋堂立刻就双眼放光的看向了门口:门口哪里有什么围观的百姓灾民?只有赵王爷并王府护卫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赵秋堂指着门口,“人呢?人呢?那些乡巴佬呢?”

    “秋堂,你怎么了?”才进了大堂,静山王就看见自己儿子瞪大了眼睛,只是眼仁却缩紧,分明就是惊吓过度的样子。

    人呢?刚才围观的百姓呢?

    门外自然是没有人的。纵然是审案重要,可包拯刚在乎还是徐州百姓。所以早在今天一早,衙役就通知了徐州各里、再由各里通知各户官仓放赈的消息。此时的徐州百姓们都在官仓处领赈,自然也不会有人前来围观审案了。

    只是赵秋堂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是冤魂。徐州百姓的冤魂。

    之前赵家兄弟没来徐州,徐州府苦苦支撑着。若赈灾粮食及时发放,这些百姓说不得还能幸免一二。

    但这兄弟俩到了徐州之后,横征暴敛,一部分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百姓便因此身亡了。又有他们兄弟俩为了敛财杀人抄家,故而这徐州城内,因他们而死恨他们入骨的冤魂数不胜数。又因为此时还是清晨,阳气并不充足,这些冤魂怨愤之下竟然在赵秋堂堂审的时候也来观看了。

    而赵秋堂因为紫金锤的缘故,阴气怨气贯体,如今没了紫金锤的煞气杀意护身,自然也就能在一段时间里看到这些早已亡故的冤魂了。

    公堂内,除了白羽还真就没人知道赵秋堂因为什么这般惊恐。他看了眼已经不挤了的官栅,看了一眼天色,就知道这是因为日头升高阳气加重,他们才不得不离开了。

    “父王!父王啊!”赵秋堂立刻跟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扑过去抱住静山王的腰,整个人都发着抖。

    “一切有父王在呢,秋堂,别怕!”静山王以为赵秋堂是受了包拯的威吓才这般惊慌的,不由得软语安抚道。

    赵秋堂因为这个保证冷静了有些,可还是哆哆嗦嗦的。

    静山王便对包拯拱手——这也是他第一次对包拯拱手,之前一直都是安然受着包拯的行礼——说道:“包大人……”

    包拯心内微微一哂:之前这位王爷对自己可是从来都直呼大名的,这还是第一次被尊称“大人”。

    只是他也知道静山王此来定然是为了帮赵秋堂脱罪,所以包拯也不离开主审官的位置,只站起来同样拱手:“恕包拯正在问案,不能大礼参见,王爷海涵。”语毕也不待静山王对他免礼,便自顾自坐下了。

    静山王的脸色登时就铁青了起来。只是就算被包拯这般拂了面子,可静山王还是不得不忍着憋屈和包拯对话:“包大人,本王不知你手上有何凭证要给我儿定罪?”

    “现有账册为凭,百姓为证。”包拯回答。

    “账册跟我儿有何相干?上面可有我儿的笔迹?”静山王这样说着,便推了推还抱着自己的赵秋堂。

    有亲爹在身旁,赵秋堂也终于从刚才的恐惧中挣脱了出来。他摇着头:“没有!上面没有我的笔迹,与我无关!与我无关!”

    这时,一直站在静山王身边的管家跪了下来:“那账册是老奴的笔迹。”

    静山王没有看管家,而是继续问赵秋堂:“放赈的事你们兄弟也不懂,都是交给他处理的,对不对?”

    “对!对!我和哥哥一切不管,都是交给管家处理的!”赵秋堂点头如捣蒜。

    静山王就露出一个笑容来,“包大人,你可都听明白了?”

    “本府听的很清楚,王爷在给令郎脱罪。不过本府看,此案罪证确凿,他恐怕难以脱身了。”包拯眯着眼睛看着静山王。

    “本王并非说小儿无罪。”静山王向前一步,和包拯犀利的目光对视,“他罪在少不更事轻信他人。此人乃静山王府的总管,跟随小儿前来徐州放赈,他的所作所为并非经由小儿的授意,若有差错,管家承担。”

    管家跪在地上对着包拯磕了一个头:“包大人,奴才赵福,承认所有的罪,请包大人判奴才的罪。”

    “赵福,你不是为了国法认罪,而是为了静山王府愚忠。本府并不糊涂,你速速退下。”

    “包拯,你实在是难缠!”静山王的耐性已经用尽了,他走到了桌案前,跟包拯只隔着一张公案对视,“有人认罪,你还咄咄逼人?”

    “王爷!”包拯也站起身来,和静山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若有人认罪即可判刑,那要国法何用?只要找人顶罪即可。这样岂不是是非不明真假不分?犯法者逍遥法外,无辜者死的可怜。”

    “包大人,奴才不可怜。可怜的是我们那娘娘!”管家赵福忽然开口说道,“你就放了小王爷吧!”

    “她哪里可怜了?”白羽忽然插嘴,“养而不教,如今不过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养育一个孩子,不是给吃给喝就好了的。前十五年对孩子不上心,那后五十年就只能为孩子操碎了心。你家娘娘不可怜。赵秋堂如今死了,你家娘娘就可以少操好多年的心了呢!”

    这话冷血的很,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真的。

    静山王被白羽的话气得面皮发紫,可却说不出话来。最后只愤愤然的一甩袖子又转向了包拯,语气里带了些乞求的意味:“包大人,小王即刻回京,将小儿带回京去严加管教加以□□,可好?”

    包拯冷笑,“王爷,令郎不能离开。”又转向了管家赵福,“你一人背不了这许多罪名。一干人犯还押大牢,择日再审!”说完一拍惊堂木,说了“退堂”二字便起身离开。

    张赵王马四人走上前去,不光把赵秋堂重新押走,还把管家赵福也抓了起来。

    眼看着大堂散堂,静山王气得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思来想去,他还是打算先回京内去,上下打点请托一番才好。

    静山王离开徐州之后,包拯身负圣明,在徐州独揽大权。又有徐州知府陈谦支持,种种手段发布下去,徐州很快就从灾荒的哀伤恐惧中缓解过来。

    见徐州一切上了轨道,包拯便把余下的事情交给陈谦,又留下公孙策居中协调,自己一行人押着赵秋堂和赵福二人回转了京城。

    京城之内,静山王连日来将自己多年搜集的古董文玩四处送人,上下打点,想要替儿子赵秋堂找出一个脱罪的法子。

    他送礼的许多人中不乏之前和包拯有过仇怨的,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案子根本已经是板上钉钉,哪里是能轻易就脱身的呢?别掺合进去了之后拔不出来,那个就糟了!所以没一个人敢接静山王的茬。

    静山王不得已,又去找了庞吉。至于王勉——就是他把包拯弄到徐州,自己儿子才出事的!等他和庞太师连手收拾了包拯,再来对付这个老东西!

    庞吉早就知道静山王是肯定会来找自己的。但他看到静山王送给自己的礼物之后,却只装傻的评断这古董的来历等等,就是不提包拯和赵秋堂的事情。

    静山王见庞吉不开口,最后自己也着急了,只能指着送出的这件青铜器对庞吉说道:“这是小儿孝敬太师您的。”

    “如何敢当呢?”庞吉一副惊喜万分的样子,对这青铜器物爱不释手,连头也不抬的一直笑着赏玩。

    “如何当不得?只是如今小儿被那代天巡狩的包拯留在了徐州,对小儿颇为不利。您足智多谋,我们该连手对付那个包黑子才对!”静山王将姿态放得很低,“之前他手下的那个护卫白羽还将令郎打伤,您就不想报仇吗?”

    “王爷,你说的不错。”庞吉尴尬的笑笑,“我厌烦那包黑子。可自从老夫和他打交道以来,就从来没有赢过。你就不要再拖我下水了!”说完,又低下头去观看这青铜器上的铭文。

    静山王被这样直截了当的拒绝,哪里还有脸留的下来?他怒气冲冲的对着庞吉“哼”了一声,随后大步流星的就离开了。

    而此时的包拯,已经带着多了一个手印的紫金锤回了京城,将紫金锤交还皇室了。

    当日展昭虽然将紫金锤送还给了静山王,但静山王着急进京为赵秋堂打点,竟没能将紫金锤带回。还是包拯放赈结束之后,才带着紫金锤回转京城的。

    皇帝本来听说紫金锤有损,还颇为着急,等看到紫金锤上那巴掌印的时候,就只剩下笑意了。

    正好当时八贤王和王勉都在,他便指着紫金锤道:“此乃我大宋豪杰之印记也!”半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后来听包拯说了这巴掌印是白羽的手笔,就更高兴了,连连称赞白羽是“少年英杰”。

    只是随后包拯便叹了一口气,说起了白羽为何留下这么一个巴掌印,就要禀告赵秋堂徇私枉法一事。

    王勉做戏做全套,就算是静山王此时没在,可还是假模假式一副害怕的样子拦了拦包拯。最后包拯还是将自己到了徐州之后发生的事简要告诉了皇帝。

    皇帝还是看中自己在百姓中的名声威望的,听到此事,颇为恼火:“竟然如此不堪?朕命你严办此案。八皇叔、王卿家,就请你二人为包卿家保驾护航。若有阻拦,当全力协助包卿家。”可见他也多少知道静山王的脾气秉性。

    “臣遵旨。”三人异口同声说道。

    翌日,开封府大堂。

    包拯、八贤王、王勉三人齐聚在此,审理赵秋堂徐州放赈贪赃枉法一案。

    包拯对八贤王和王勉拱手行礼后,端坐道堂审官主位,一拍惊堂木:“带人犯赵秋堂。”

    唱传之后,“威武”声中,已经换了囚服的赵秋堂被带上了开封府大堂。

    这一回没用多费口舌,只押解的衙差说了声“跪下”,赵秋堂就乖乖的跪下了。只是他跪在地上之后,整个人畏畏缩缩的不停哆嗦着,不敢和人有丝毫的目光解除,还时不时偷偷打量四周,就好像怕哪里会冒出什么妖魔鬼怪一样。

    “赵秋堂,”包拯拍了一下惊堂木,“你奉旨徐州放赈,却不思皇恩浩大,克扣赈粮吞没官银,蒙蔽圣上荼毒百姓,更借圣上所赐紫金锤杀人为恶。如今罪证确凿,你还不认罪?”

    赵秋堂这些日子都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此时被包拯厉声呵斥,整个人都缩成了一团。包拯说一句话,他就哆嗦一下。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唱传,“静山赵王爷,娘娘千岁驾到——”

    包拯就在心里爆了个粗口,可面上还是肃穆的神情,没有半点波动。

    这一次在开封府里,静山王可不能领着王府护卫入内了,只能只身和静山王妃走了进来。

    包拯见二人进来后面露关切的看向缩伏在地上的赵秋堂,便起身一礼:“静山王爷,娘娘。”

    静山王妃看着自己仅剩的一个儿子,转头对包拯说道:“包大人,老身代他认罪。”说着,便跪在了赵秋堂的左边。

    礼法所限,包拯哪里能受,只能赶紧从主审官的位置上走了下来,侧身避开这一跪,自己微微躬身:“娘娘万万不可。”

    “包大人还是在堂上审案吧!老身代子受审。”静山王妃义正言辞道。

    “娘娘折煞包拯。娘娘无罪,包拯怎敢审问娘娘?娘娘快快请起。”

    “包大人若不升堂,老身跪地不起!”仍旧是义正言辞。

    包拯无法,只能看向了八贤王和王勉。

    这两个人都是人尖子,自然看出其实静山王妃是在威逼包拯了。八贤王和王勉对视一眼,两人立刻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协议。

    这位贤王自然不能因为一个女子就毁了皇室的声望,他转过身去似是不忍,声音里都带出了些哽咽:“包大人,你就继续审案吧!”

    八贤王唱了红脸,王勉便接茬唱白脸,对着跪在地上的静山王妃拱手躬身:“娘娘若不起来,包大人怎敢审案?娘娘还是起来吧!”

    静山王妃无奈,只能站了起来。

    包拯这才坐回了主审官的位置。几步路之间,他心情便沉重了不少:难怪陛下让八贤王和王丞相来襄助自己。今日若无这二位在场,自己这案子是定然审不下去的。

    他微微呼出了一口气,坐定之后没再拍惊堂木,只开口道:“赵秋堂,本府再从头问你,你可曾假钦差之名,把徐州知府陈谦押入大牢?”

    “我……我没有……我没有将他押入大牢!”赵秋堂磕磕巴巴的替自己辩解道。

    静山王此时开口了,“是本王将陈谦押入大牢的。”

    包拯微微点头,这和陈谦所说的相符。

    静山王妃便插嘴道:“冤有头债有主,虽说我们是一家人,但是谁做的,也得要分个清楚。”

    静山王叹了一口气:“包拯,你要问罪,就问本王的罪好了。”

    王勉在心里拍手叫好,只是脸上的表情却全是惊讶犹豫。他看向包拯:“包大人,难道你要审问静扇赵王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