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北宋大法官最新章节!

    为什么....

    为什么又是我?

    原本来说,这也只是小事,但偏偏发生在这个时候,本就心慌慌的谷济,真是快要崩溃了,这些事怎么都赶在一块了,他赶紧吩咐自己在太府寺的亲信秘密调查此事。

    现在他都不太敢声张。

    这真是太TM刺激了。

    到底是贡桃,不是粮食,比较好查。

    这不到两日,就查出来,果真是出自太府寺,此批贡桃共两千斤。

    谷济得知此事,是勃然大怒,拍桉而起,“是谁让你们拿出去卖得?”

    那仓管主事是一脸委屈:“回禀谷寺事,这事也不能怪咱们,一直以来,咱们都是这么处置的,将那些快要烂了的贡果,做腐烂处理,然后就售卖给商人,给大家换点茶水钱。

    那商人本说是拿去洛阳卖得,可谁能想到他发现那些贡桃马上就要坏了,于是就地就给转手了。”

    “你们...。”

    谷济指了指那仓管主事,倒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因为这其实就是太府寺潜规则。

    朝廷本就有规定,如果贡品堆积太多,是可以适当拿出一些去卖得。

    只不过这卖来的钱,本来是属于朝廷的。

    但是一些食物类的贡品,可能会因为来不及处理,从而导致腐烂掉,这里面可就大有油水。

    太府寺的官员,通常就是将快要腐烂贡物拿出去卖,而在账面上就做腐烂处理,反正不卖也是放在这里腐烂,这钱就进了下面那些官吏的腰包。

    那仓管主事道:“谷寺事,下官以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又没闹出人命,平日里,这烂了的果子,也是随处可见。”

    “话虽如此,但此时......。”

    谷济摆摆手:“与你说这些,你也不懂,这样,你赶紧去找到那商人,让他拿些钱出来,去补给那些买了烂桃子的人,一定要给我息事宁人,我去找曹警司谈谈。”

    “是...!”那仓管主事讪讪问道:“那商人若不肯出钱,可如何是好?”

    谷济鼓着双眼,训斥道:“不肯出钱的话,你们就给我垫上,你们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啊。”

    “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办。”

    那仓管主事忙不迭地跑了出去。

    谷济又立刻去找曹评,将情况告知曹评,因为太府寺的这情况,大家都是知晓的,不是什么秘密。

    由于是贡品,跟皇家有关,曹评作为外戚,自然也不想将这事给闹大。

    但如今朝中又是风声鹤唳,曹评也不想将自己给卷进去,于是向谷济表示,警署尽量不去追查,你们赶紧私下解决。

    得到曹评的答复后,谷济是长松一口气,但这也更加坚定他反对新法的信念。

    弄得真是人心惶惶。

    但由于司马光和文彦博,对于均输法是有所保留的,故此反对派渐渐都集中在检察院周边。

    因为目前来看,只有检察院是可以直接拦下新法的,因为只要起诉,新法就必须得暂缓执行。

    到时官府就要审理,这得耗费不少时日。

    最为关键的是,不管是范纯仁,还是苏轼,都是非常坚决地要起诉这均输法。

    他们虽然也知道,这基本上是很难有取胜的希望,但是他们想试一试,看看这检察院到底能不能监督这新法。

    输了,没有关系,拖不了太久,也没有关系。

    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检察院是有权力对行政命令提起诉讼的。

    这是很关键的。

    而且上堂争讼时,是可以问出很多问题来的。

    他们算来算去,哪怕是输了,这也是稳赚的。

    现在就等王安石何时颁布政令。

    只有文章上的内容,形成政令,他们才能够提起诉讼。

    幸运的是,王安石那边也比较赶时间。

    在经过一番宣传后,王安石便将均输法最终敲定的政令拿给赵顼看。

    “先生之前发布在名士报上面的文章,朕早已经看过,先生之才,令朕大为钦佩。”

    赵顼依旧一副小迷弟的模样,对于王安石制定的条例是赞赏有加,可随后又道:“但是朕听闻朝中不少大臣,对此十分反对。”

    王安石轻描澹写道:“纵观历朝历代,但凡涉及到改革变法,朝中总会反对之声,此无关新法好坏,只是那些深受旧制利益之人,不愿失去那些利益罢了,陛下无须理会。”

    赵顼点点头,又道:“是否要与其余几位参知政事商量一番。”

    王安石立刻道:“陛下莫不是忘记,当初为何设制置二府条例司,不就是为了更好的贯彻新法吗?若又要经政事堂审议,那又何必另设制置二府条例司。

    到时若政事堂中有人表示反对,陛下又该如何抉择?若陛下认同,且没有疑问的话,便可直接从制置二府条例司颁布。以此来确定制置二府条例司乃是新政的核心所在。”

    赵顼想了想,觉得是这么回事,这个制置二府条例司,就是为了绕开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又跑去找那些参知政事商量,等于是又将这二府三司拉了进来,制衡制置二府条例司。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王安石又道:“臣也不敢保证,新政颁布,就会一帆风顺,一点问题都没有,故此臣会先在江淮六路施行这均输法,若没有大问题,然后再全国普及。”

    赵顼点点头道:“先生真是考虑周详,而且先生的那篇文章,早已解朕心中所惑,朕没有疑问。但不知先生打算推荐何人担任发运使?”

    王安石道:“陕西转运副使薛向。”

    “薛向?”

    赵顼不禁眼中一亮,喜道:“此人之才,朕一直都非常欣赏,他的《西陲利害》十五篇和《御边五利》朕读过不止一遍,不瞒先生,朕最近也想重用他。好好好,就任命薛向转运使,主持均输法。先生亦可权宜行事,朕将全力支持先生。”

    面对赵顼如此信任,王安石自然也是感激涕零,当即行以大礼,许下诺言,一定不负皇恩,令大宋变得富强。

    就事论事,变法最初之际,若是皇帝还有疑虑,那就不如不变,这一点宋仁宗已经做了榜样,其实庆历新政,那宋仁宗根本就不想变,只是被逼到那份上,没有办法,才决定改革变法。

    结果不到半年,就无疾而终,还弄得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